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四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 2024-01-12 10:21:04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客户端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问题,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更加可感、民生更有质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过去的一年,我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县一零工市场”实现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完成率连续四年排名全省前2。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近三年新改建中小学31所、公办幼儿园44所,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4 万个。健康晋城建设持续推进,市医院新院区正式开诊,市中医院揭牌运营,获评全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建成16个高标准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也是社会和谐之基。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精准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促进居民稳定增收。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坚持培育市场主体稳就业、助企纾困保就业、优化服务助就业、劳务输出拓就业、创业扶持带就业、扩大投资增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围绕“1+5”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订单式、项目制培训,推动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提质增效,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目标。要抓好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兜底帮扶。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从根本上解决“入学难”“入园难”问题;继续办好智慧教育、数字校园、艺体发展、师生健康等教育实事;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行动,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支持办好县域普通高中;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推动市特殊教育学校易址建设,改善市县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深化对标一流行动,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教育强市。要全力建设健康晋城。纵深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和疾控体系改革,构建普惠共享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强医工程,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建设,强化医疗与康养深度融合,打造中医药强市。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巩固拓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做好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扶持培育一批地域特色博物馆;深入开展文体惠民活动,深化全域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和乡镇区域养老中心建设,大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申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要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试点建设,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推动医保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质扩面,加快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要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加强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城乡困难群众的动态监测,充分利用低保、特困救助供养等手段,探索“政府救助+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要全力推进综合检验检测园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其他民生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用真心、真情、真意办好各项民生事业,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发展成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责任编辑: 李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