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02:59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客户端

字号:

打印

全市1548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网格党组织实现全覆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100%,全市77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这是我市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结出的累累硕果。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强大效能,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走进陵川县杨村村,湖水粼粼、空气清新、街巷干净、设施齐全……处处彰显着杨村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丰硕成果。

杨村村曾经是出名的红旗村,过去因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风波”,导致多年来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受损,并一度成为问题村。这几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改善民生,村里现在班子强、村子美、村民富,实现了从问题村到稳定村的蜕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去年以来,我市以一揽子措施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集中培训提能力。采取“现场培训+线上培训”方式,利用市县乡三级党校视频系统开展同步课堂,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精准开展主题培训。去年,市县乡三级共举办培训834期、参加人数13.18万人次,县乡两级书记带头讲开班第一课302人次,其他班子成员上讲台1586人次。

星级化管理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按照申报创星、审核评星、公示亮星、上报验星、动态调星的“五步评星”程序和“两定两评”考评机制,我市对161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星级初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77个乡镇(街道)1712个村(社区)6万名农村党员中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并通过明确帮带对象、建强导师队伍、创新帮带形式、健全考评机制,构建起“以老带新、以强帮弱、共建共享”传帮带体系,全面提升了村(社区)干部队伍能力。

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去年招聘1396人,实现一村一名本科以上学历、30岁以下大学生“全覆盖”,乡镇关键岗位工作满10年的86名干部全部进行交流。

全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按照全面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我市77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全市乡镇综合执法队员人数776人,配备执法车辆87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乡镇综合执法队专项执法3015次,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我市坚持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成立快递、物流2个行业党委,组建25个党支部,选派36名指导员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实现新就业群体党的工作全覆盖;56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网格)党群服务驿站以及志愿服务站全部对新就业群体开放,试点3个街道招募外卖快递员担任社区“移动微网格员”。

产业兴旺,增强基层“硬核底气”

城区洞头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泽州县保福村吸引各类“网红”入驻成为“网红村”;高平市沟北村积极打造“寻梦小镇”;阳城县凤城镇以“党建联盟”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早春的晋城,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活力迸发、生机涌动,全市1548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10万元,412个村超过100万元,一派蓬勃发展的气象。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我市坚持“系统谋划、全域推进,在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狠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号工程”,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增强了基层“硬核底气”。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支撑。

2022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实施了总投资超千亿元的880多个农业农村项目,形成了生猪、家禽、肉羊、蜂业、蔬菜、中药材六大特优产业和蚕桑、黄梨、甘薯三大特色产业的“6+3”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农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和农民致富增收。大力发展文旅康养项目,规划实施了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丹沁两河沿线治理示范带和环城水系清水复流工程“四大牵引性工程”。其中,“太行一号”示范带投资150亿元,实施89个项目,带动沿线243个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从零到20万元的突破;“百里沁河”经济带投资254亿元,实施79个项目,直接带动沿河112个农村实现“环境治、交通畅、文化兴、布局优、产业旺、生态美”。

作为全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唯一整市推进试点市和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我市坚持把全市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来规划、建设、管理,高标准谋划实施了“示范区+特色小镇+百村百院”等一批重点项目,走出了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全市优选129个村落和108个明清院落打造“百村百院”项目,去年开门迎客的村、院各达50个以上,迅速成为热门目的地;规划19平方公里的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4平方公里核心区已形象初成。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鼓励村集体依托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由党组织领办创办土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文旅康养、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道路。目前,已有1552个村推行支部联建和领办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劳务创收”“村企联营”“村村抱团”等多元化发展途径,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网格化治理,激活社区治理活力

“过去有什么事情都要到镇上找干部。现在可好了,网格员就能帮我们逐个解决。”阳城县东冶镇东冶村村民李大爷感慨地说。

网格是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是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屏障”。目前,全市划分网格4609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000余名,选派1206名干部脱产任村“第一书记”,将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片警全部编入网格。这些网格员们活跃在城乡大街小巷,巡查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做好疫情防控……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网格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结”。

“小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急需志愿者服务。”2022年11月6日早上6点,一则发在市域治理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社区里的任务认领通知,立即让城区开发区街道东圣社区的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短短几分钟内便有十几名党员通过平台完成了报到并立即投入到了疫情防控服务中。

“我们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实现了党员的快速动员、任务的精准认领、居民的精准服务。”东圣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牛亚楠说,这为相对薄弱的社区力量解决了大问题。

智慧社区是晋城市大数据应用局联合高平市北城办事处兰花社区实施数据赋能的重大实践创新,是市域治理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的升级版。目前,平台已在高平市兰花社区上线运行,在城区东圣、后圪塔、泽颢、东谢匠社区试点推广。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市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实基层网格化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像“绣花”一样精准、精细,形成了政务服务更高效、干部作风更务实、基层治理更精准的局面。

小物业、大民生,物业管理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率先解决无物业小区为突破口,推动市级21项物业管理权限下放至街道、社区,引入市场主体盘活社区零星用地、破产企业闲置资产、未审批公共停车空间,归集使用老旧小区改造等资金7.9亿元,设立“美好家园”爱心基金。坚持将物业管理活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制定出台《晋城市物业管理条例》,鼓励和支持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员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监管、业主自治、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市1742个城镇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覆盖率、物管会(业委会)覆盖率、业委会(物管会)党组织覆盖率、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如今的晋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基层活力不断迸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 靳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