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阳城县医疗保障局按照“试点突破、以点带面”工作思路,推动全县334个村(社区)卫生室全面接入医保骨干网,实现就医实时结算报销“零跑腿”。同步在北留镇坨村、郭峪村及凤城镇水村、西关社区启动医保服务下基层、AI诊断进乡村试点,通过终端投放、服务升级、技术赋能三维发力,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与诊疗保障。
终端+驿站,织密基层便民服务网。针对农村群众“办事跑远路、排队耗时长”痛点,该局构建“自助终端+便民驿站”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4个试点区域精准布局医保自助服务终端,选址综合考量区域辐射力、人口密度、医疗需求强度等因素,统一投放于村(社)卫生室大厅,实现“就医问诊+医保办理”场景无缝衔接。终端整合参保信息查询、缴费记录核对、慢特病认定查询等核心功能,支持居民医保停保、异地就医备案及取消等8项高频业务自助办理。打造“十五分钟医疗保障便民服务圈”,明确医保政策咨询宣传、参保缴费办理、电子医保码推广、门诊费用直接报销、特殊人群代办等七大服务功能,全面覆盖群众全周期医保需求。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一站式办理、责任追究、医保代办六大工作制度。组建由村“两委”干部、卫生室医务人员、志愿者组成的代办队伍,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重度残疾、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专属代办服务,让医保服务更有温度。
无卡+智能,激活数字医保新动能。该局大力推进服务流程简化升级,全面推广“无卡就医”新模式,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32家定点医院、216家药店诊所及334家村卫生所同步开展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推广活动,全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85%以上,使用率突破70%,参保群众在定点医药机构可实现“一码通行”,直接完成挂号、就诊、缴费、取药、报销全流程。同时,将医疗费用征收、个人账户查询、医保电子凭证申领等15项高频服务全部纳入网上经办范畴,充分发挥“互联网+医保”优势,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经办服务效率提升60%以上。同步在试点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引入AI诊断技术,为村卫生室配备“三甲医院级”诊疗助手,覆盖内科、儿科、全科等10余个常见科室,基层医生通过系统可快速获取病症分析、用药建议等辅助支持,常见病、慢性病辅助诊断准确率达92%,有效弥补了基层专科诊疗能力短板,推动“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发现”目标落地,累计辅助诊断病例超1500例。
试点+推广,构建长效赋能机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4个试点区域的群众切实感受到医保服务与智能诊疗带来的便利,门诊直接报销率较试点前提升35%,AI诊断系统助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准确率提升28%,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阳城经验”。通过试点运行,既验证了医保自助终端投放、便民驿站建设的可行性,也凸显了AI诊断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价值,为全面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阳城县医保局将系统总结试点经验,针对运行中发现的服务覆盖不均衡、部分老年人操作不熟练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与技术应用,完善“终端服务+AI诊断+医保报销”一体化工作机制。今年年底前,计划将医保自助服务终端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县20个乡镇的重点村社,实现全域覆盖。同时持续深化AI诊断技术应用,逐步拓展专科覆盖范围,推动数字医保建设向纵深发展,让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常国兵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