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林下经济阔步迈向规模化集约化
强化经营主体项目支撑 深化多元业态融合互促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近年来,陵川县立足境内丰富的林草资源禀赋,以政策创新和林权改革激活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强化经营主体项目支撑、深化多元业态融合互促、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提质增效,既筑牢了生态保护屏障,又拓宽了富民增收渠道,走出一条“林上守生态、林下兴产业”的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了解,陵川县林草总面积180.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0.6%,森林蓄积量49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6%,境内山大坡广、森林密布、植被繁茂,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充分激活林地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活力,该县立足县域实际,出台林下经济发展指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指导意见,为产业提质增效筑牢行动根基。同时,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制定集体林地承包权延包工作方案、规范集体林权流转管理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通过规范林权流转程序、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制度+服务”双轮驱动,助力经营规模扩大与产业集中度提升,引领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迈进,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同时,该县着力强化经营主体培育与项目支撑,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度参与林下经济发展,通过向上争取林下经济专项项目、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自筹等多元方式,带动村民通过林地入股分红和参与项目建设,实现集体收入和村民增收双赢。今年以来,该县精准对接政策资源,成功争取省财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补助资金72万元,完成黄芩、柴胡、党参、黄精、淫羊藿等本地适生中药材种植1440亩。同时,投入300.2万元推进林下经济试点项目,累计种植党参等药材2000亩、油松等苗木200亩,培育木耳2万根,发展林下养鸡408只,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在林下经济发展中,该县以优质森林资源为基底,以生态价值转化核心,持续深化林旅、林药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一方面,将自然景观与山水观光、文化研学、森林体验、避暑康养、徒步探险等深度绑定,创新构建“一山一路一药一宿”文旅康养特色模式,让5万山区群众稳稳端牢“生态碗”、阔步走上“康庄路”;另一方面,立足境内521种品质上乘的道地药材优势,大力推广“林地+中药材”发展模式,带动全县11个乡镇、80%以上行政村、6.9万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2亿元,让“林间草木”成功变身富民增收的“增收良药”。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培育形成“林药、林苗、林菌、林禽、林下采集”五大林下经济业态,林下经营面积达到10万余亩,高效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
此外,该县与高平市签订全省首份《县域间森林覆盖率横向补偿协议书》,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启动国有林有偿使用机制试点,推动王莽岭景区1万余亩国有持证林地实现规范租赁,5年累计可获得150万元收益,为国有林业资源活化利用开辟新路径;深化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林业碳汇开发,经初步核算,首次碳汇交易预计为陵川县带来近900万元收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的良性循环。(吴艳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