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对29株古树实施精细化管理

发布时间: 2025-11-10 09:12:50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清理腐朽落叶、喷洒防虫药物、开展营养物填充......”在城区北石店镇朝天宫,城区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正会同林业专家对一株树龄达600年以上的国槐进行病虫害检测和生长状况测量。

前段时间,由于受到连续降雨和气温骤降等天气因素影响,许多古树容易出现枝干腐朽和倒伏的危险。为此城区自然资源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古树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我们对古树保护从两方面着手,地下部分主要通过挖复壮沟对其进行根部环境改善和营养补充,填充有机物,施肥灌水改善土壤,创造根系生长疏松营养环境。地上部分则是清理周边杂物,对腐朽的主干和树洞进行营养物填补,喷洒药物杀虫除害,安装避雷设施防雷击,然后进行围栏、支护,减少人和动物影响。”林业高级工程师李建军说。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它们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一方水土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不可再生的“绿色活化石”。当前我市主城区现有在库古树29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0株、二级保护古树3株、三级保护古树16株。共涉及6科7属7种,均为散生株,其中尤以国槐数量最多,达16株,其次为侧柏6株。

“我们每十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为每一株古树设立保护碑牌,实现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学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城区自然资源局科技股负责人杨俊霞说。截至目前,城区已完成29株古树及后备资源的保护工作。(记者范天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