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产业活出新模样

——泽州县聚力打造全国铸造产业集群高地

发布时间: 2025-11-05 09:07:49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铸造对于泽州而言,是刻在基因里的产业根基,更是攥在手里的传统优势。近年来,泽州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推动200余家铸造企业“破局突围”——在工艺革新中敲碎旧瓶颈,在科创赋能中点燃新引擎,在环保攻坚中换上绿新装,一步步从“煤铁交织”的传统车间,迈向“智能制造”的现代化生产线,让老产业活出了新模样。

如今,这片浸满2000年冶铸烟火气的土地上,形成了南村、巴公、下村、川底四大产业集聚区,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拔节生长。球墨铸管从这里启运,奔赴欧美各地;轨道交通配件从这里下线,进军中东市场。30多个国家的基建版图上,烙下了“泽州铸造”的印记。

从“跟跑”到“领跑”

重塑产业新优势

从太行山下的小作坊到铸造企业的创新标杆,山西金秋铸造有限公司的转型轨迹,展现了泽州铸造从“煤铁之乡”传统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成果。

1993年,金秋铸造成立之初,受困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薄”的市场难题。铸管厂厂长李军胜说,企业辗转十余省份取经,筹资钻研技术,确立“跟跑—并跑—领跑”创新路径。

这份“创新执念”让该企业在2014年迎来突破,研制出国内首条静压式球墨铸铁井盖专业生产线,打破德日技术壁垒。2018年升级第二代生产线,实现30秒快速换模、24小时定制开发,成品合格率达99%。2023年新一代竖式冷却窑投产,实现烧结矿冷却系统零污染排放,还攻克了铸造高炉配套小烧结机不能发电的瓶颈。如今,金秋铸造拥有智能车间,机械臂30秒完成模具更换,成品合格率稳定在99%,累计获40项专利,仅铸铁管与井盖领域就有24项,成了泽州铸造企业创新标杆。

在绿色转型与产业协同上,金秋铸造同样亮眼。通过短流程工艺、环保设施升级,企业每吨铁液节电550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1.78万吨;2015年更在全国铸造行业率先获产品碳足迹认证。

如今,像金秋铸造这样锚定创新、加速转型的企业不在少数。晋钢集团延伸至铸造上游,以优质原材料夯实基础;山西汉通鑫宇科技从传统铸件转向精密研发,成为细分领域标杆;晋城天一铸造打破传统管材生产模式,升级球墨铸管生产线,站稳市政铸管领域;科裕达铸造从低端转向高端装备配套,引入自动化设备、建研发实验室。这些企业均以技术革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目标,持续推动泽州铸造重塑优势。

从“分散”到“集群”

构建发展新格局

“以前‘单打独斗找资源’,现在‘集群抱团享资源’。”山西汉通鑫宇科技副总经理郑晋妮的感慨,道出泽州依托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实现集群化发展的核心优势。

作为泽州铸造省级特色专业镇核心承载区,该园区自2017年开工便以“集群化”为导向,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整合资源,推动泽州铸造从“分散经营”迈向“集群协同”。延链方面,富谦机械、昌瑞煤机推动产品从“单一零部件”升级为“成套装备组件”,拓宽价值空间;补链方面,博纳特废砂再生与路创固废处理协同发力,年回收固废超8万吨,不仅实现了“集群零污染”、填补了区域固废处理空白,更让产业链兼具“全”“强”“绿”特质;强链方面,汉通鑫宇精密铸件配套工业机器人远销欧美,金秋铸造市政井盖出口数十国,天一铸造服务全国管网。截至2024年,该园区集聚生产型企业47家,实现产值30.3亿元,带动就业4631人,形成“原辅材料—市政铸管件—精密铸件—装备制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闭环。

泽州县在该园区打造以省级铸造检测检验中心为核心的“全周期共享服务体系”,配套废砂回收、固废处理、人才培养、产教基地四大功能,破解企业“检测远、环保难、用工缺”痛点。目前,园区已培育规上企业19家、环保A级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形成“龙头引技术、中小配套生产”的高效协同格局。

靠“科创”攀“高端”

抢占行业新高地

在山西清慧胜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机械臂精准作业,泛着金属光泽的轨道交通零部件有序下线。“这个低温球铁电机座,能在-50℃极寒环境下经受住30万公里考验,已批量配套‘复兴号’,是咱们的自主创新成果。”公司副总经理王彦宗介绍道。

2005年,清慧科技还只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代工厂。“靠代工只能赚‘辛苦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足高端市场。”秉持这一信念,企业开启创新转型,逐步跻身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与外向出口型民营企业行列。

此前,高端铸件领域被国外垄断,“大型复杂铸件精准成型”“高强度铸铁件性能优化”等技术成了“拦路虎”。清慧科技依托高端研发平台组建团队,持续优化铸造工艺。其研发的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在材料强度与精度控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如今,清慧科技的轨道交通产品已形成三大板块:为中车集团配套低温球铁电机座,为美国GE公司生产铸钢件,为俄罗斯铁路公司配套轴承座且实现大量生产。在工程机械领域,清慧科技产品已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竞争力是把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市场优势。”截至2024年,清慧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精密模具1000余套、国家专利上百项,形成三大核心产品线,其中轨道交通转向架铸件、工程机械液压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居前。

清慧科技的持续发力是泽州铸造聚焦新质生产力,从“国内领先”迈向“全球知名”的缩影。近年来,该县以铸造专业镇建设为关键举措,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落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今,泽州县已形成以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集群载体,以金秋铸造、清慧科技、晋钢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科裕达、晋韵堂为补充的多元主体,共同构建起“集群支撑、龙头引领、科创赋能、多元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郑璐 刘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