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全力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

实施“三个一批”专项行动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 2025-10-14 10:49:49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近年来,城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教育强区使命担当,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让“家门口的好学校”成为幸福城区最耀眼的名片,蹚出一条加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夯基固本,打造优质均衡教育。近年来,城区累计投入超9亿元,全力推动学校建设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回收一批“三个一批”专项行动。行动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各职能部门直面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超常规举措破解难题,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特别是仅用180天就高标准建成凤凰小学、知行小学、东吕匠小学三所现代化学校。专项行动中,城区新改建、回收回购37所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3万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从2021年的22.6%提升到2025年的62.8%,有效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新学校要“有”,老学校也要“优”,将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先后投入9800余万元,加强70所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强师赋能,激活发展引擎。以“筑巢引凤”之姿广纳英才,通过多元渠道为教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让青春力量激荡杏坛。与山西师范大学共建“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实验区”,建立“分层分类、精准赋能、持续生长”的一体化体系,通过实施“启航计划”“领航计划”“灯塔计划”,形成“梯队引领、全员提升”的培养格局。遴选122名后备校长、副校长,组织校长、副校长72人赴武汉、南京、太原交流学习,组建8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8个区级名师工作站,打通学段学科,提升综合素养,并依托办学共同体,推动课程共建与教师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从“一点亮”到“全域享”,赋能每一所学校。实施“暖心”工程,厚植尊师重教沃土,用有温度的激励、有保障的关怀,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五育融合,绽放成长芳华。德育铸魂,夯实成长根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大思政课”建设,以“一校一品一特色”为思路,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将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打造全国知名的“雨墨志愿服务队”,涌现出37所文明校园、283名新时代好少年,颐翠小学、凤鸣小学红领巾中队被命名为“全国红领巾中队”,古矿小学等4所学校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东南新区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校和“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智育提质,赋能学生未来。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倡导探究式学习,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尤其是高中阶段办学成果显著,众多学子实现升学梦想。体育强基,锻造健康体魄。持续推进体教融合,成功打造校园足球赛品牌,获评全国首批县域足球典型,明德小学、汇仟小学、颐翠中学等10所学校创成全国足球特色校,凤鸣小学被评为“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全区学校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摘金夺银,捷报频传。美育润心,提升艺术素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通过艺术节、展览、社团等活动丰富审美体验,星河学校、西城小学等4所学校入选“全国书香校园”,古矿小学节目《诗说清明》三次登上央视舞台,凤台小学获得全国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二等奖,蝉联省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劳动践行,培育实干精神。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与实践,建设劳动基地、开展手工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磨砺意志,凤矿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颐翠小学成为全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校。(记者张明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