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城县锚定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将智能化养殖技术应用于蚕农养蚕过程,在赋能蚕农养好蚕、多增收的同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在町店镇八里湾的禹珈豪蚕桑养殖基地,绿油油的桑园格外亮眼。干净整洁的小蚕共育室里,温湿度调控系统精准运行,工人们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喂食,积极为蚕宝宝营造茁壮成长的适宜环境。
阳城县素有“华北蚕桑第一县”的美称。过去,阳城县蚕农养蚕常常会面临蚕室资源紧张、养蚕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如何突破养殖瓶颈,实现高质量养蚕?今年,阳城县以智能化养殖为抓手,在西河乡北任庄村蚕桑示范基地先行开展了智能养殖示范试验。
科技赋能让蚕桑生产“如虎添翼”。如今在阳城县,很多小蚕共育室养殖的小蚕在进入中蚕、大蚕养殖期后,基地会全面启用智能化生产线开展机械喂养。待蚕儿进入吐丝结茧期,它们会被统一转移至专用大棚,在适宜的空间内完成结茧过程。蚕茧收获后,将直接送往合作公司进行深加工,形成从养殖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提升蚕桑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阳城县已建成四个基地、7条智能化养蚕生产线,这些智能化生产线的投用,不仅推动了阳城县蚕桑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还以产业发展带动了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闫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