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清凉胜境”唤醒“火热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9-18 09:22:22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前段时间,地处太行深处的陵川县古郊乡松庙村,成了全国各地避暑游客心中的“清凉港湾”。一批又一批游客循着凉爽而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山间的清风、清新的空气与独有的惬意,原本宁静的小山村,因避暑经济的升温变得热闹非凡。

“已经住一个多月了,这儿空气好,晚上睡觉还得盖被子,连蚊子都没有。”来自河南焦作的游客王艳玲最初只计划在松庙村小住两日,却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深深“圈粉”,索性延长了旅居时光。

松庙村的吸引力,根源在于其80%以上森林覆盖率的优良生态基底。近年来,该村坚持以“睡眠”为核心主题,高标准打造了13处民宿院落、22个森林小木屋,还同步配套建设了中医药康养基地、木结构生态餐厅、环山健身步道、康养骑行道等设施,通过“民宿+中医药”“民宿+运动”的多业态融合模式,让游客既能住得舒适,又能玩得尽兴,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吸引力。“从4月开始,河南、山东等地的游客就陆续来度假了。到了七八月旺季,民宿天天爆满,根本不愁客源。”好梦松庙驿站运营经理申学凤笑着说。

“我们一家三口自驾露营快一个月了,不管是停车、住宿还是餐饮,配套服务都特别到位。”河南开封游客梁晶晶对松庙村的体验赞不绝口,而让她满意的,正是村里新增的房车营地和特色药膳。

“2024年,我们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营业额突破300万元,不仅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还让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松庙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苏少锋介绍,今年以来,松庙村不断探索业态融合升级之路,不仅将村口原有停车场升级改造成标准化房车营地,还深挖本地中药材和红色资源,推出党参炖土鸡、连翘茶等药膳美食,打造了红色文化长廊,进一步丰富了游客消费体验。

松庙村的火热,正是陵川县“清凉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作为南太行之巅的生态宝地,陵川县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达50.16%,国土绿化率超60.3%,夏季平均气温仅2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自古以来就有“清凉胜境”“避暑胜地”“天然氧吧”的美誉。去年以来,陵川县锚定“中国民宿第一县”目标,以“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民宿产业从“数量增长”向“品质升级”转型,成功吸引北京、上海、安徽等多地游客慕名而来。

“这是我第二次来陵川,最打动我的就是处处透着山乡雅致和贴心的民宿。”山东菏泽游客赵阳分享道,他带朋友一起“二刷”,源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沿线一家“侘寂风”特色民宿——“云栖东岸”民宿,上次入住时的舒适体验,让他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了这里。

“一宿一主题,一宿一特色”。在民宿品质升级的过程中,陵川县深度挖掘太行山水生态与历史人文底蕴,系统梳理古建遗珍、状元文化、红色记忆等地域文化IP,巧妙融入中医食补、非遗传承、徒步探险等体验元素,培育出“母亲茶庄”“七彩太行云栖部落”等标杆项目,形成“一店一风景、一宿一故事”产品矩阵,构建起独具辨识度的陵川民宿品牌符号体系。

“前院是小池塘的设计,后院空地开满各色野花,还搭了露营帐篷、设了打卡点,抬头就是远山,坐在这儿能静听山风穿林、坐看云卷云舒,太惬意了!”河南郑州游客葛肖点赞的,是陵川县马圪当乡横水村的“有风吹来”民宿。这家民宿恰好位于武家湾、黄围山、黑毛沟大峡谷的必经之路上,区位优势明显,再加上独特的设计风格,从5月中旬起就客源不断,旺季更是“一房难求”。

更令人欣喜的是,“有风吹来”民宿的火爆,还带动了横水村村民返乡创业。看到家乡发展的好势头,村民李三文在2023年回到村里,将自家老房子翻修成拥有13间客房、25个床位的“遇见河台”民宿。“从5月营业到现在,客人就没断过,七八月旺季更是忙不过来,河南、河北、山东的客人都有,比在外打工好多了。”李三文的话里满是成就感。而像他这样“端起康养碗、吃上旅游饭”的村民,在横水村还有不少。

目前,陵川县已累计打造34家精品民宿,在精品民宿的带动下,全县700多家民宿实现整体提质;2024年全年,累计接待住宿游客348.66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27亿元;仅今年暑期两个月,便接待住宿游客128万人次。(吴艳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