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阳城县凤凰路的黝黑路面,30米宽的车道上车辆平稳穿梭,两侧步行道绿意盎然,晨练者的身影为这条道路添了几分活力。
谁能想到,这条贯穿古城、纵跨县城南北的3公里要道,曾是不足10米宽的“拥堵黑洞”——高峰时段通行需半小时以上。
2024年11月,历经一年建设的凤凰路拓宽改造项目竣工,从平面交通升级为立体布局,不仅解了“出行难”,更让城市颜值迈上新台阶。这处蜕变,正是阳城以精细化更新勾勒“家门口幸福”图景的起点。
阳城的城市更新,始终绕不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这座古称濩泽的县城,西汉置县、唐天宝年间更名,其“城上城”古城格局为全国独有——古城建于城墙之上,矗立在城市中心,承载着千年文脉。可随着发展,古城的“包袱”也逐渐显现:一面是横亘县城中间,阻断南北发展;一面是沿线人口密集、商业扎堆,历史遗留问题堆积。而凤凰路,恰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作为阳城县“一环、两骨干、十次干”路网规划的中心骨干,它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串联古城复兴与新城发展的纽带。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2023年底,阳城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项目领导组,举全县之力打响攻坚战。从调研论证、全民献策,到征拆协调、筹措13.5亿元资金,每一步都紧扣“民生需求”。最终,改造不仅将路幅拓宽至30米,更同步完成2公里主路翻新、1.9万米地下管网升级、3.5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改造、2.6万平方米绿化优化,还规划机动车停车位1548个,非机动停车位2000个,市民广场还规划两座标志性建筑,形成“交通+环境+便民”的综合格局。
如今,凤凰街片区(濩泽古城)北、东、南三面城墙已修缮完毕,2万余平方米的东门广场成了市民打卡地,500多户古城居民顺利搬迁,曾经割裂的县城南北,终于连在了一起。
凤凰路的焕新并非个例。阳城山地面积近90%,近20万人生活在13平方公里建成区,局促空间成了城镇化的“拦路虎”。为此,县里锚定“悠然阳城、公园山城”定位,推进“城建三年行动”,69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骏马岭隧道、桑田大道等道路通车,“一环、两骨架、十次干”路网基本成型;“十桥联动”与7.2公里“濩泽碧道”相映成趣,职教中心、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投运;阳阿广场、16个口袋公园及五大森林公园开放,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1.7%,人均公园绿地13.71平方米。
城市骨架拉开的同时,“里子”也在升级——目前已完成投资3.15亿元,56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覆盖3737户居民,157栋住宅楼,改造总建筑面积46.9万平方米;新阳街、惠泽路、高风街、荣泽路、瑶台路5条道路管网更新完毕,城市“血脉”愈发畅通。
比起宏观的城市骨架升级,更触动人心的是家门口的“微更新”。凤凰路沿线实验小学、凤阳幼儿园门口,曾是家长们顶着烈日接送孩子的“痛点”,如今景观凉亭拔地而起,花卉环绕,等待时光成了“赏花时光”;闲置土地变身游园,旧操场经平整清运成了运动场,140余处社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星罗棋布,“小而美”的空间让幸福触手可及。
群众的感受最真切:“路好走了,停车方便了,充电也不用跑远路了!”今年以来,天桥北路鸣凤段、育英西街、和谐路、美溪路、滨河西路连接线建成通车;新增停车位4144个,总数达6.5万个,车位比1:1.1;新增充电桩298个,总数超3300个,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堵点,一个个被打通。
精细化更新,更需精细化管理。阳城县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重大问题;清单化管控违建,责任到人;9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高效运行,让治理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夕阳西下时,凤凰路起始路段的新游园里,居民纳凉聊天、孩童骑车嬉戏,散落在县城的“幸福珍珠”,串起了独特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
眼下,阳城的更新步伐仍在加速。今年6月,“四片两路两园”拆迁工作全面展开,涉及10处地点、450户居民、21.7万平方米面积,通过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古城复兴“三措并举”,为城市品质再提级。而未来,古城城门城墙将依次矗立,古城东街商业建筑会分批次焕新,全国唯一的琉璃博物馆将落成,与文庙、旧县衙等古建筑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将在这里深度交融。
清澈的濩泽河、林立的高楼、古色古香的建筑与蓝天相映——阳城县正以“悠然阳城、公园山城”为指引,把历史底蕴揉进规划,把民生需求装进细节。这座千年山城,正以可触摸的速度,让“家门口的幸福”愈发浓厚。(武笑 赵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