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种粮”激活农业发展“一池春水”

——泽州县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8-08 10:24:14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近年来,泽州县依托丹河流域水源丰沛、土地肥沃的优势,直面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配套相对不足的瓶颈,围绕丹河流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长廊,着力打造优势农业产业集群。近年来,作为全市“菜篮子”重点工程的泽州县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锚定“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四区协同、四轮驱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全县城乡融合蓝图中勾勒出农业现代化的鲜明坐标。

核心区引领,凝聚发展“核”力

据介绍,泽州县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为58万亩,其中,规划面积1.1万亩的核心区作为产业园的“心脏”,位于高都镇东山底等8村,以“种业中心、科技标杆、数据中枢”三位一体为战略定位,采取“政府规划、国企主导、资本运营、农户受益”模式驱动全县发展。

实践中,泽州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牵头种业振兴与技术攻关,引入社会资本;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入股分红”的多元路径融入产业链,共享发展红利,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实现了农民增收。

同时,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政策与产业之力,投资3800余万元完善“两桥三路”等基础设施,促进了核心区路网形成、环境改善。2024年,产业园为碧秀园农业合作社和田园未来改扩建项目吸引4500万元投资,目前两个项目已建成投用。碧秀园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二露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并助力搭建起“国企+民企”联建平台。上海扬升公司借力政策与本地资源,在核心区布局207亩建设60栋温室大棚,其中,投资2000万元的“扬升农场”和投资6000万元的“东禄农业”项目已于今年7月开工。

创新管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泽州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国企引领、村集体参与、专业团队赋能”模式,围绕“种业”发力红薯脱毒实验、果蔬育苗和樱桃种植。其中,与李安博士团队在北义城镇合作推进大樱桃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完成400余万元投资,建成430亩种植基地,今年产出的2000斤高品质樱桃获消费者认可,后续将推进二期建设。

目前,核心区累计投资近2亿元,“两桥三路”、1100亩高标准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玻璃温室育苗中心及种业中心基础设施等建成落地。下一步,将聚焦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推进脱毒实验室、100亩种苗试验田、1000亩核心种植基地建设,以硬件升级赋能种业创新。

向“芯”突破,唤醒沉睡的“薯”光

红薯是泽州传统优势作物,“义城红薯”更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但老百姓自育自繁模式导致病毒积累,成了产业升级的阻碍。“传统红薯种植最大的痛点是病毒积累,没有健康种苗,再肥沃的土地也长不出好红薯,脱毒是唯一根治方案。”技术员张倩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泽州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帅表示:“要打翻身仗,必须从‘芯’开始。”

为破解难题,在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指引下,泽州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河南省农科院,依托杨育峰教授团队,在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了500平方米的甘薯脱毒育苗实验室,已于今年5月正式运行。

走进泽州首个甘薯脱毒育苗实验室,农业技术员站在超净工作台前,用镊子夹起仅0.2毫米的红薯茎尖苗,在40倍显微镜下进行“微雕”。“这小小的茎尖苗,肩负着千亩红薯田增产提质的使命。”该农技员说,目前,在组培室已完成“义城红、红瑶、玛莎莉、郑红22、郑红23”5个品种的脱毒培育,3000株组培苗进入扩繁环节,货架最大容量12万瓶组培苗。按设计产能,年可产脱毒组培苗200万株,单批次50万株可满足5000亩种植需求。

马帅说:“农户用脱毒苗实现了‘两升一优’,产量提升使每亩多收上千斤,品质优化让收购价提高两到三成,让农户每亩年均增收超2000元,有力推动义城红薯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智慧农业,绘就新“丰”景

占地8亩的种质资源圃,是脱毒苗从实验室到大田的“试炼场”。甘薯繁育区中,脱毒种苗在模拟大田环境中接受考验,工作人员筛选稳定株系,压缩成本,筑牢规模化生产的品质防线。“实验室培育—资源圃验证—大田推广”的递进模式,让每批脱毒苗都经严格种性考核,为高产优质奠基。蔬菜区与樱桃育苗区则保存繁育本地特色蔬菜、优质樱桃种质,与甘薯产业互补,构建多元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5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苗中心,是“小空间大效益”的典范。这里配备了恒温恒湿催芽室,通过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实现全季节繁育和精准化管理。目前育苗中心已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内部苗床生产线、自动播种机等一整套先进设备全自动化运营,高效精准,符合现代农业理念,大幅提升育苗效率。

育苗中心工作人员刘师傅感慨道:“以往育苗靠人工经验,劳动强度大,质量难稳定。现在有了自动化育苗系统,一切都变得简单高效。”

针对脱毒甘薯苗、泽州甘蓝、泽州芹菜等特色品种,制定全流程操作规范,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结合无性繁殖技术与智能调控,确保种苗“纯度高、抗性强、产量稳”,使秧苗成活率提升至98%以上,育苗周期缩短20%,成本下降,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源。该育苗中心填补了泽州农业“育苗区”空白,以高度自动化降低成本、提升成活率,为农业产业化注入动力。

高效管理催生出可观效益:园区实现了花卉的全年不间断培育生产,品种丰富多样,涵盖凤仙花、彩叶草、四季海棠、婆婆纳、水生鸢尾等多个品类。每季可产出120规格穴盘苗13万盆、150规格穴盘苗3万盆,所产花卉广泛供应城市周边绿化工程及城市美化项目;蔬菜育苗年培育2季以上,年产穴盘苗4万株,全年总产值达300余万元。更关键的是,这里构建起种业闭环的核心节点——从实验室脱毒组培,到资源圃验证,再到规模化、标准化育苗,最终通过“订单农业+市场销售”模式送达农户手中,一条“种质繁育—种苗生产—市场推广”的完整链条已然成型。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粮”,从脱毒苗新生到产业蝶变,再到区域共富,核心区恰似激活全县农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了“一子落满盘活”的全局效应。

在核心区引领下,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升级,充分发挥产业园覆盖区域资源、产业优势,重点打造高都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巴公畜禽养殖示范区、北义城绿色种植集聚区、金村现代服务枢纽区四大特色片区,全域协同构建产业新生态。

未来,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围绕种子研发、标准化种植、冷链仓储、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持续筑牢农业根基。目前,园区汇聚80余家经营主体,年综合产值超18亿元,带动2万农户融入产业链,助力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