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浙江举行,阳城县上榜“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这份国家级的认可,凸显了阳城县在文旅康养产业上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那么,阳城县凭什么脱颖而出,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呢?从今天起,《阳城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解锁”阳城文旅的“潜力密码”。今天播出:《资源禀赋篇》。
走进阳城,仿佛翻开了一部立体的历史与自然画卷。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坐拥令人惊叹的资源宝库。千余处古城堡、古民居星罗棋布,皇城相府、郭峪古城等建筑群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国古堡民居保护利用示范县”,无声诉说着明清岁月的辉煌。南部的太行山水,层峦叠嶂,1200平方公里的绿色腹地中,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杨柏大峡谷险峻奇绝,析城山亚高山草甸风光独特,共同构成了华北地区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生态秘境,尽显“奇、秀、险、峻”之美。
阳城的文化底蕴尤为深厚。析城山被考证为远古文化、龙文化及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遍布城乡的120余座商汤庙遗存,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商汤文化现象”,是探寻中华文明源流的珍贵现场。这片土地更是人才辈出,历史上走出了包括“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帝师陈廷敬在内的120多位进士和众多名臣学者,廉政与治学文化源远流长。
良好的生态气候同样是阳城的金字招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让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宜人。超过51%的森林覆盖率,将阳城装点成一片葱郁的“天然氧吧”,为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阳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响应省、市文旅康养产业战略部署。县委、县政府以“举龙头、提品质、创品牌、强融合、重营销”为指引,锚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持续推动业态丰富与产业融合。如今,“国家园林县城”“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加身,正是阳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态势良好、发展动能强劲的有力证明。
此次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是对阳城资源价值和发展路径的充分肯定。在山水相映、古堡生辉、文化流淌的沃土上,阳城正将深厚的自然与人文积淀,转化为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未来前景令人期待。这座魅力之城,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陈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