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沁水县出台乡村建设“六统一 六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从6类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6项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入手,利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乡村建设实现全面升级。
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打通基础设施“神经末梢”。一是统一供水管护。实行县域供水统一管护,县城管网延伸村由县自来水公司统管,县域管网覆盖村由县水投公司运维,小泉小水村由乡镇规范管理,力争2027年实现“全县一张网”,同步探索阶梯水价制度,实现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统一化、规范化、长效化。二是统一垃圾处理。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提升“村收集、乡转运”的能力和水平。2025年组建专职队伍,彻底取缔村庄内垃圾池、垃圾堆,完成30个村垃圾不落地模式试点。2027年实现全县所有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建成并启用部分乡镇建筑垃圾消纳场。三是统一公厕管护。以乡镇为单位,摸清辖区范围公厕底数,加快推进问题公厕整改和公用旱厕改造,建立乡镇统筹协调、村属地管理、管护员专职负责的农村公共厕所管护机制,配套考核办法与经费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公共厕所“用起来、净起来、冲起来、管起来、美起来”。四是统一道路管养。严格落实“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公路养护事权划分制度,县交通运输局制定管养标准和考核办法,县乡两级组建专职养护队伍,2027年全县所有乡村道路达到统一养护标准,纳入常态化养护范围,农村公路实现“建管并重”。五是统一污水处理。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运维现有设施,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村庄推广小型化粪池等处理方式,2027年由县水投公司统一管理,实现协同处置。六是统一燃气管理。2025年冬供前完成民营燃气企业整合,实行“四统一”(运营主体、安全管理、服务标准、使用价格),推进老旧管网改造,2027年基本实现全县乡村供气“能通尽通”。
实施“六提质”建设行动,提升公共服务“有感温度”。一是村级卫生室提质。力争2027年底前182个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其中36个达到示范标准,精品示范村建设远程诊疗系统,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二是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提质。因地制宜建设助浴中心、小洗衣房、小理发室等服务设施,有效解决农村老人“三难”问题(洗澡、洗衣、理发)。三是乡村共享食堂提质。管好用好现有日间照料中心,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建成53个“有场地、有食谱、有优惠、有队伍、有制度”的标准化农村共享食堂,覆盖182个村,探索送餐上门服务,惠及老弱病残等群体。四是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提质。聚焦“一老一小”文化生活需求,完成182个村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建设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空间,配套县乡村三级设备共享机制,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乐”。五是村级寄递物流点提质。围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建设“有固定场地、有统一招牌、有管理人员、有必要设备、有安防监控”的村级物流寄递点,探索送件入庄,因村制宜开展农产品“上行”服务,打通农村快递收投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六是村级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提质。依托村级集体股份经济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乡级农业生产托管机构和村级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提供全托、半托服务,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探索成立强村公司,统筹做好村域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生产服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保障行动落地见效,该县将积极构建“组织保障+专业队伍+资金渠道”“三位一体”支持体系,确保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真正能让村民在家门口看得见变化、感得到实惠。(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