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逐梦启新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榜样力量激励全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网信晋城"推出【我的入党故事】专栏,撷取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故事,展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性光辉永远照亮前方,为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提供强大舆论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宋晓永:“初心”永在 奉献不止
“农村的官再小也是官,当官就要公正、要付出,要知道这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要用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对得起群众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这是一名农村干部工作笔记首页上的一段话,也是一个朴素而庄重的承诺,更是一个共产党员从内心对初心的坚守。
他是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书记,省十一届党代表,市七届人大代表,晋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一届陵川好人,陵川县崇文镇小召村党支部书记宋晓永。
宋晓永出生于1969年8月,26年党龄的他,二十年如一日,用柔弱而坚毅的双肩,扛起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宋晓永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上任后,由于国家政策调控,村里原有的五个企业纷纷关停,200多名劳力赋闲在家,正在进行的各项工程被迫搁浅,集体经济由原来的富足有余变成欠债244万元。村民怨声载道,党员满腹牢骚,干部人浮于事。他陷入了沉思。
真正欠下的债不是用数字能衡量的,而是党员的不支持、群众的不信任、班子的不团结和村里的不发展。在努力还清经济债务的同时,宋晓永把更多心思用在村里发展上,用在夯实党建上,用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上。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时候。他提出党员干部“四个一”周例会学习教育制度,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3122”党建工作机制和“1233410”制度模式。在党建引领下,人心齐,泰山移,宋晓永带领小召村党员干部,历时十年还清欠债,党员干部戏称他是“还债书记”。2018年在群众大会上,他郑重承诺,三年内集体收入达50万元,剩余劳力全部在村就业。
这是自加压力,自断后路。经过两委成员带头、党员群众努力,一年一件大事,件件有了着落。自来水户户通,水泥路户户通,数字电视户户通,数据网络户户通,总投资上亿元的三个新兴企业落地投产,千亩有机蔬菜效益呈现,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拔地而起。建成全县最漂亮的农民健身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党建文化街,小召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殊荣。集体收入达到56万元,2020年兑现了届初承诺。
宋晓永在工作笔记首页上写道:“农村的官再小也是官,当官就要公正、要付出,要知道这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要用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对得起群众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身份。”
他始终在践行这个朴素而庄重的承诺。当洪水汹涌而来,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守护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是他;当村民李根福急病无钱入院治疗,欲哭无泪、心急如焚时,深夜赶来送救命钱的是他;当村民苏保全大病初愈,行动不便、焦躁无奈时,及时送来拐杖的还是他。然而,当老父亲心脏病突发,不幸离世时,他却在自来水改造工地上一无所知。
现在的小召村,班子团结,党员带头,干群和谐,经济发展了,集体收入增加了,群众就业不难了,村民生活提高了,老百姓脸上久违的幸福又回来了。然而,宋晓永却两鬓花白了,一朝担责起,十年现沧桑。
宋晓永说,“我做得还很不够,离组织的要求还相差太远,我没有选择,只能前行,只有努力,因为共产党员的使命永远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