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收割机穿梭在玉米田间、烘干设备白加黑连轴运转、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奋战在秋收一线……连日来,全省战阴雨、抢农时、保粮安,全力以赴开展“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最大限度降低连续降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俗话说,“三春不赶一秋忙”,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但进入10月以来,我省各地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秋管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打好这场秋粮“保卫战”,群策群力打通收、烘、销全链条,集中力量做好抢、保、防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抢”字当头,力保秋粮颗粒归仓。当下,刻不容缓的还是保秋收、降损失。目前,全省2.3万台收割机全部投入秋收一线,140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开展应急机收作业,700余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有些地区还积极协调跨地区应急互援。除了农机的调度,各地成立的秋收志愿服务队也纷纷下沉到田间地头,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开展人工抢收。越是紧张忙碌,越是要忙而有序、忙出实效,设身处地了解农户们的担忧。比如,烘干机能不能排上队,烘干的费用能不能接受。有些地方在协商降低烘干费用的同时,给予农机企业一定补贴,既保证了企业的利润,又考虑到种粮农户们的实际困难。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众志成城、快收快抢,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田间损失,力保秋粮到手。
“保”字为要,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近日,我省秋粮收购正式启动,秋粮收购资金已全部落实。在临汾尧都区屯里镇的一家收购点内,收、烘、储一体,烘干塔24小时连续运转,农民送来的玉米,应收尽收,含水量超标的及时进行烘干。农民种粮不容易,要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稳定秋粮价格,确保“有人收粮、有仓收粮、有钱收粮”。农业保险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近日,晋中、长治等地保险机构快速响应,开启秋粮理赔“绿色通道”。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作用,加快保险理赔进度,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真正让粮农感受到“保险托底,种粮无忧”。
“防”字为先,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近日,山西省财政厅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资金4000万元,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秋粮抢收、农田排涝、粮食烘干等工作。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不断考验着农业应对能力。此次持续连阴雨天气,最忙碌的是烘干设备,最抢手的是履带式收割机,这提醒全省要加快补齐排涝抗旱、烘干仓储等短板。应对极端天气,不能临时抱佛脚,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须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比如,积极培育耐高温、抗旱、抗涝品种,因地制宜改进或购置针对不同土壤条件的农机设备,建设一批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西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涵盖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及应急管理等各个环节,系统构建了具有山西特色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秋粮丰歉关乎民生根基,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全力以赴筑牢“三晋粮仓”。(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