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向“优”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7-02 08:35:04 信息来源: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数字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硬件,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今年,太原市体育局将推进“百馆兴体”工程项目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夯实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基础,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向“优”发展。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好”是基础,“用好”是保障,在“群众身边”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体育强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我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也要看到,亟待破解“家门口健身有点难”,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
  扩大健身设施增量,打造覆盖面更广的15分钟健身圈。健身去哪儿?这是群众关心的话题,也是开展全民健身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比如,太原市体育局将新建40个社会足球场,在公园、社区建设100公里健身步道,为全市15个社区和公园配备乒乓球台等,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基础。
  让参与运动更加便利,提升群众的健身积极性。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老旧厂房、废弃仓库、闲置空地等进行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健身场地。对于农村地区,应加大规划力度,利用村庄闲置土地或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等。在社区街巷中“挤出”公共球场,让废弃矿坑“变身”体育公园,在农村公共活动场地配备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
  提升健身设施、场地设施质量,加强公共健身设施维修、改造和更新力度,不仅要用得上,还要用得好。在加强建设体育场地的同时盘活现有存量,延长现有体育场地开放时间,降低体育场地使用的收费标准和增加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让更多人能够参与体育锻炼。
  注重不同类型场地设施的均衡布局,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健身需求人群的使用。利用科技为全民健身赋能,数字化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健身器材的服务质量,让群众由从“去哪儿健身”到“怎么更优质健身”。
  搭建人民群众体育舞台。赛事活动是带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素提升的催化剂,更是体现全民健身服务人民群众、整合资源效果的晴雨表。老百姓有了群众体育赛事的舞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精神头儿会更足、积极性会更高、专业性也更强。同时,加大对“村超”“村BA”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支持引导和宣传培育力度。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事关人民福祉。我们要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以更高水平的服务温暖人们的运动生活。建设更多群众家门口的体育健身好去处,举办更多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群众体育赛事常态化、办在“一刻钟生活圈”内,让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浇筑全民健康幸福之花。(郭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