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晋城·高平蔡志忠美术馆持续升温。
本届博览会以“匠心工美,华彩三晋”为主题,为期5天,集中呈现百余种非遗项目与工艺美术精品,创新采用“展示+体验”模式,让沉睡的传统手工艺从“静态展品”变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活态文化”,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与国内文化爱好者,更迎来众多外国友人沉浸式打卡,在跨文化互动中彰显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展会现场,铁器文化展示区的晋小鏊煎饼摊率先成为“人气焦点”,不少外国友人被这一传统美食制作场景吸引,边品尝边竖起大拇指,脸上满是惊喜。唐铁文创展示台上,《十二生肖》铁制摆件凭借生动的造型、细腻的纹路,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潞绸刺绣展区内,高平绣活《瓜瓞绵绵》和潞绸手绣新娘被《山海龙凤》让外国友人们驻足良久。“这些花纹像在讲述故事,能把普通的丝线变成艺术品,太神奇了!”
在传统戏曲盔头展示区,多顶缀有珠花、镶嵌亮片的盔头整齐陈列,从武将的“帅盔”到旦角的“凤冠”,色彩艳丽、工艺繁复。“戴上它好像瞬间穿越到了中国戏曲里!”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一位外国友人戴上一顶精致的盔头,记录下这一特别的“文化体验时刻”。
木版年画互动体验区则成了外国友人们的“创意乐园”。在工美大师的指导下,大家手持墨刷,按照步骤在雕版上均匀上墨,再覆上宣纸轻轻按压、拓印。
传统手工艺既是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外国友人的积极参与,让晋城传统手工艺在跨文化互动中收获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未来,晋城市城联社将持续以展为媒,推动晋城工美“走出去”,让更多人通过指尖上的匠心,读懂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