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吹响党员服务社区“集结号”
——泽州县86个机关事业单位、3800名在职党员下沉21个社区开展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近年来,泽州县以“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为抓手,吹响在职党员服务社区“集结号”,全县86个机关事业单位、3800名在职党员下沉21个社区开展服务,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设美好家园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措并举
在职党员到社区积极作为
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靠党员。泽州县制定了《关于常态化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开启“党员工作在机关、志愿在基层、服务双岗位”模式,通过线上注册、线下亮身份、动态建台账,构建起了立体化、无死角的党员报到体系,推动在职党员向社区集结。
为破解“党员忙、社区远、报到难”的问题,该县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将“双报到”流程搬到线上。在职党员通过扫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匹配居住地或单位结对社区,实现“足不出户完成报到”。社区党组织在线审核党员信息,根据党员职业、特长进行分类标记,建立“线上人才库”。2024年“四双”服务开展以来,平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覆盖率达95%以上。
下沉社区时,在职党员手持《社区报到证》,集中开展“三亮”活动:亮身份,向社区居民公开单位职务与联系方式;亮承诺,结合自身实际作出“每年参与社区服务不少于12小时”等具体承诺;亮特长,将个人专业特长和技能登记入册。截至目前,全县在职党员已认领服务岗位9大类1600余个,认领民生事项220余件、帮扶对象480余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让“党员就在身边”成为社区群众的直观感受。
动态建立“服务台账”,实现精准对接。社区党组织每周通过网格员走访、居民微信群征集等方式,梳理形成包含“需求内容、紧急程度、涉及人数”的民生需求台账;对照线上人才库与线下“三亮”信息,同步建立党员资源台账,明确每名党员的服务半径与擅长领域。每月5日前,社区召开“供需对接会”,将需求台账与资源台账逐项匹配,“学生课后托管”需求分配给教师党员,“法律咨询”需求对接给政法系统党员……2024年以来,通过台账精准对接,已完成老旧小区管道维修、社区健康义诊等服务项目60余个,群众满意率达98%。
精准发力
在职党员在社区服务显成效
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报到的核心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效能。泽州县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与社区治理重点,通过“点单式响应、品牌化打造、包联式压责、组团式攻坚”,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从“全域覆盖”向“精准服务”转变。
该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评价跟单”的闭环服务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员日常走访、线上平台实时征集、居民议事会定期收集等方式,全面梳理群众在生活照料、事务代办、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方面需求,形成动态更新的“民生需求清单”。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长、服务能力和居住区域,将需求与党员进行精准匹配,明确服务内容、完成时限和责任要求,确保“群众有需求、党员有响应”。2024年以来,累计办结环境整治、家电维修、政策咨询等诉求145件,办结率98%。同步开展“敲门行动”,组织党员每月走访“一老一少一特”家庭,主动收集诉求,解决困难。其中,金村镇锦绣社区党员在走访中发现独居老人李奶奶行动不便,主动认领“代购药品”需求,坚持每月上门代购,累计服务14次。
为推动“四双”服务更有成效,每逢双月由包联单位党组织结合重要节点和群众需求开展主题服务月活动,培育了一批主题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员服务品牌。结合学雷锋日,开展“文明集市”活动12场,组织理发、修鞋、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惠及群众2800余人次;围绕妇女节、重阳节,开展“巾帼助老”“情暖夕阳”活动8场,为社区女性提供健康体检,为老年人上门理发、清洗衣物;依托“一月一实践”主题党日,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14场。
根据社区功能定位、治理难题和群众需求,该县统筹分配机关事业单位与社区结成包联对子,将单位资源、职能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动能。制定“单位包社区、领导包网格、干部包群众”三级包联责任制,包联单位领导按照“一人一网格”要求,认领社区网格,牵头协调解决网格内跨领域、难协调的复杂问题。单位干部职工根据包联分工,结对联系社区群众,通过发放联系卡、建立微信群、定期走访等方式,宣传政策、收集民意、解决难题。
制度护航
保障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党员服务社区需要制度机制保驾护航才能常态长效。泽州县通过构建立体化考核体系、动态激励管理、强化结果运用等,为“四双”服务长效开展筑牢根基。
建立“三维度、多主体、全流程”的考核体系,实现服务成效精准画像是全县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一大亮点。该县从“服务质效”维度考评,考核党员服务时长、解决群众诉求数量、参与攻坚项目贡献等硬性指标,明确在职党员年度服务不少于4次12小时、包联单位党组织解决民生问题不少于2件的基础标准。从“群众反馈”维度考评,通过线上评价、入户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收集服务对象对党员态度、解决实效的满意度评价。从“社区评价”维度考评,由社区党组织根据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响应紧急任务、遵守服务纪律等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价结果同步反馈至县委组织部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
同时,该县建立党员服务积分制,将考核成绩、群众好评、社区推荐等转化为积分,积分可兑换社区物业费、社区超市产品等。对服务积分高、群众口碑好的党员,评出“先锋示范星”“群众贴心星”“民生攻坚星”“社区服务星”等,切实奖优罚劣。
泽州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考核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社区服务好的党员,在单位内部通报表扬,优先推荐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评选对象。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员,由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约谈提醒,限期整改。同时,将单位党组织推动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情况纳入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形成“个人争先、单位推动”的联动效应。(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