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发改委机关第一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9”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四强”党支部创建,强基固本、探索创新、系统提升,努力争当加快推动晋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强政治
把稳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针”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近年来,该支部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力保障了发改工作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稳步推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机制。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年度和月度学习计划,每周固定开展集中学习,每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分享会。同时,利用好“学习强国”“三晋先锋”“清廉晋城”等线上平台,督导党员干部抓好自学,确保每人每周自学时长不少于5小时。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好积分量化考核和班子成员、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努力提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质量,以严肃的政治生活深入推进自我革命。2024年,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2次,支部委员会12次,党小组会24次,党课4次。今年的组织生活会上,委党组书记、主任冯晓伟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与支部全体党员一道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就解决支部班子征集梳理的20余条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5项重点整改任务,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牢牢把握首要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始终把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十点体会”、持续抓好“十件大事”,确保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
强组织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近年来,该支部围绕发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基层和党员需求,加强活动策划、完善工作台账、侧重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做实党员队伍建设。把政治标准和思想教育贯彻党员培养全过程,把好第一道关口,近年来共高标准发展党员4名,进一步增强了支部肌体力量。同时,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与“发改大讲堂”,常态化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并建立健全了党员激励关怀机制,创设了党员先锋岗,进一步激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二是贴近发展开展主题党日。不断丰富“党建+”主题党日活动模式,赴高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部分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调研,近距离了解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还为企业送去了《山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和《信用修复指南》,让企业能更好的参与信用体系建设。聚力乡村振兴,帮助玉泉村成功申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争取省级扶持资金101万元、市级资金200万元。三是不断提升宗旨意识。2024年,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了红色教育、联点共建、爱心捐助、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12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双服务”有效落实,解决了社区居民关心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并帮助陵川县附城镇开展消费帮扶,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累计近7万元。
强作风
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打铁必须自身硬。近年来,该支部把纪律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党性觉悟上找根源,从政绩观、权力观上进行纠偏,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集中系统学习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其他党纪党规,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辅导,累计开展6次学习活动。同时,组织参观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苏庄村家风纪念馆,对该村贾氏“四有四不”八条治家古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借鉴,让好家风润物无声、成风化人,人人努力争当认真学纪、全面知纪、对标明纪、笃行守纪的排头兵。二是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标。认真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典型案例汇编》等学习资料,无论是年轻干部还是普通党员,主动检点和整改自身问题,持续抵制“四风”侵害,不断增强了从“对标执行”到“融入日常”的行动自觉。三是积极投身清廉机关建设。常态化加强廉政教育,通过案例警示、廉政谈话、廉政家访、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等方式,时刻提醒党员干部严守廉洁底线。结合发改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坚守亲清底线,共建清廉项目”行动,着力在项目谋划和建设一线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担当
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旋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该支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所属科室承担的经济运行、服务业提质增效、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交出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优异答卷,形成了党建和中心工作互促联动的良好格局。一是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全市GDP完成2409.8亿元,同比增长6.8%,排名全省第一,连续5年领跑全省。人均GDP达到11.1万元,稳居全省第一。二是项目投资再创佳绩。全年开展6次“赛马”比拼活动,省市重点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排名全省第二。民间投资增长18.4%,排名全省第一。三是服务业领跑全省。202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2%,排名全省第一。四是信用建设硕果累累。市“信易贷”平台累计发放信用贷款4.6亿元,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