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部委员会成立于2020年9月(前身为市环境监察支队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2名。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检委员5人组成,下设3个党小组。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执法支部创新实施“一强一明三保三好”党建工作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实现党建工作与执法业务双融合双提升,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执法铁军,为我市生态环境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政治统领,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选优配强支部、工会领导班子,合理划分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科室上,形成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三重一大”、谈心谈话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开展。二是建强支部堡垒。以创建“四强”支部为抓手,统筹推进执法党支部建设、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能力提升等工作,促进支部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立足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职能,积极开展入企普法、联点共建、执法帮扶等各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2024年,共召开支委会15次,研究三重一大10余次,开展党课4次,主题党日12次,深入联点共建社区开展活动3次。三是创新学习模式。常态化坚持“周四学习日”制度,通过集中学、自主学、参观学、专题讲座学等形式,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执法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执法在路上,党建在车上”移动学习平台,让“学习强国”“三晋先锋”“好干部在线”等成为党员的“掌上课堂”,把执法车辆打造成党员学习的“流动教室”,确保理论学习与工作效率双提升,保障重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2024年累计组织开展支部集中学习、各类活动40余次,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10次,集中研讨5次。
压紧压实责任,把牢廉政底线
一是严密构建责任链条。定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规范执法承诺书》,以“军令状”的形式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分解到每个队班子成员、科室及分局负责人身上,逐级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常态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开展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参观红色基地、讲授廉政党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经常性开展承诺践诺主题活动,通过签订承诺书、廉政谈话、节点提醒,要求执法人员做到“十严禁”,坚决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全面提升执法队伍形象,不断增强执法干部队伍凝心聚力、担当作为。2024年,累计组织开展廉政教育10余次,谈心谈话12次,签订《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廉政承诺书》40余份。三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的监督与管理,组织开展廉政风险自查2次,查找廉政风险点10个,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行全程监督。
聚焦主责主业,统筹推进工作
2024年,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03件,累计罚款2764.1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74万元;移动执法系统人均报送数据、发现问题数量、机构和人员活跃率等三项评价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在省厅组织的第3批环境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中,全省成绩最高且唯一无零分案卷的地市;在2024年12月份生态环境部抽查中,全省唯一一家做到案件及时上传的地市;在参与生态环境部组织的三轮监督帮扶工作中,荣获全国第三名的佳绩,这也是我省迄今为止在此项工作中的最佳历史成绩;平均每轮远程监督帮扶能发现超过6个突出问题,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大练兵总得分稳居全省第一;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案件回访率100%,群众综合评价3.81分,满意度排全省第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率100%,回访率100%,满意率100%,在全市49家热线承办单位1-11月的考核中,排名一次第二、一次第三,其余均为第一,多次收到群众来电致谢,收到表扬信3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