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
4月3日,由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023年晋城市“诗说清明 纸鸢寄情”清明节活动在市博物馆举办。现场,还邀请了山西好人张新虎、晋城好人于斌、晋城好人司亚妮以及文明单位的代表参加活动。
明天(4月5日)上午9点,活动将在“文明晋城”微信号、视频号播出,欢迎大家届时收看。
活动最新剧透,一起来看:
缅怀先烈 铭记党恩
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的重要节日。活动邀请王自重烈士后代王天山、车元路烈士后代车帅帅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与现场观众共同缅怀先烈。
王天山讲述了父亲王自重1958年在温州以东空战中自驾机追赶编队,单机与12架敌机遭遇,临危不惧入敌方机群,近战格斗5分钟,后被敌方拖放的“响尾蛇”导弹击中,壮烈牺牲的故事。车帅帅则通过一封红色家书,来追忆爷爷车元路英雄的一生,讲到动情处,几度哽咽。他们既是英雄的至亲,又是英雄故事的讲述者,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现场向烈士后代和道德模范代表赠送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感党恩、创未来,时刻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清明诗会 传颂经典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时清明雨。”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清明节,总是被无数的文人雅士咏怀。“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节目现场,来自我市各级文明单位的6名经典诵读人用声音追思,《蝶恋花·春事阑珊 芳草歇》《破阵子·春景》等一首首经典诗词在耳畔萦绕,或是春光明媚,或是闲趣动人,或是生机盎然,或是寄托哀思,清明之美尽显。
诗意清明古今情,诵读声伴着悠远缱绻的琴箫声,带我们走进那岁月深处,追忆时光,邂逅那些藏在诗词中的家国深情,品味那泠泠琴音交织出春的韵味,过一个书香味十足的清明节。
手绘风筝 寄思于鸢
在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福。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常把疾病写在风筝上,待风筝升到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祈求幸福。
活动现场,书法家挥笔泼墨写下“诗说清明 纸鸢寄情”活动主题,小朋友们一笔一画在风筝上描摹,不一会儿翩翩欲飞的蝴蝶、嬉戏游玩的小金鱼……跃然纸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风筝,也代表了她们心中的春天。活动最后,主题风筝翩翩起舞,用健康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同祈喜乐安康。
时节之美,生生不息,诗说清明,纸鸢寄情。清明,是纪念,是缅怀,是希望。春日如许,让我们在时间的轮回中追思,在历史的肩膀上回望,过一个感恩清明、绿色清明、文明清明、平安清明!
责任编辑: 靳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