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实践|晋城沁水县潘河村:创新村企联建模式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 2022-05-23 10:19:29 信息来源: 太行红叶

字号:

打印

潘河村位于沁水县城东北部,距离嘉峰镇镇政府5公里,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中联、亚美、蓝焰等煤层气产业公司在村辖区均设立了生产口,每年新增煤层气采集点20多口。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如何将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连接起来,建立互促共赢的工作模式?在嘉峰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潘河村结合护航煤层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和“清化收”专项行动,探索了一条村企联动助力集体经济“加零增效”模式,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提供了借鉴经验。

为何抓?从问题中研判

潘河村的集体收入主要依靠煤层气企业占地一次性补偿款,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增收途径,很容易“坐吃山空”。如何增加新的资源收费呢?在开展的“清化收”专项行动中,潘河村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煤层气企业在村辖区运行20多个井场,每个井场需要供水300立方,整个需水量高达6000立方。而这6000立方的供水由部分村民和周边小企业承担,没有给村集体带来益处,反而存在诸多问题。

01.矛盾纠纷多。对供水的村民和小企业,缺乏统一的管理措施,导致为了利益开展恶性竞争,经常出现矛盾纠纷。

02.营商环境差。供水村民和小企业与煤层气企业没有规范的合同,有的是口头合同,有的在结算时不能提供合规票据,有的在供水时以次充好,虚报数量,甚至强行结算,损坏了党委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营商环境,引发企地矛盾。

03.安全隐患大。煤层气井场都在大山上,山路崎岖,供水车辆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04.环境破坏重。对水资源盲目恶性扩张,取水时不计后果,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矛盾和安全事故发生后,往往需要村“两委”介入处理,增加了工作量,给农村治理带来压力。

如何抓?从探索中实践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01.突出支部领办。持续深化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行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群众”模式,经过“五个管好”决策,对低价合同、口头合同、强卖合同进行了清理,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煤层气勘探公司签署协议,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结算,实行一个责任主体、一个出口管理、一套体系落实。

02.壮大集体经济。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村“两委”干部与村民面对面座谈,与承包户心与心交流,经村集体和煤层气企业多方协商,确定为煤层气企业供水每立方60元,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实施。其中,20元作为运营成本,发包给供水的村民和小微企业,解决了强买强卖、标准不一、以次充好难题,化解企地矛盾;40元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环境整治、道路维护等费用。以每年6000立方供水需求、村集体每立方收入40元测算,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4万元,实现了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的多方共赢。

03.推动互促共赢。从解决煤层气企业供水破题,潘河村又引进晋能集团寺河煤矿职工宿舍建设项目,新建20间门面房,每年增加收入20余万元,总计增加收入近50万元。

啥启示?在总结中思索

支部建设硬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钱包鼓起来,潘河村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已实施完成5个自然庄煤改气改造和农村饮水工程、3个自然庄街道硬化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有效改善。通过总结探索,在工作中有三点启示:

01.支部领导是前提。始终坚持党支部的领导,采用“党支部+”的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强化党支部对工作的协调、推动,促使党支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相促进。

02.因地制宜是方法。潘河村在谋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因地制宜,探索了符合实际的工作模式。

03.推动发展是目的。潘河村把消除安全隐患、解决环境问题、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作为着力点,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集体富与群众富相结合,确保集体收入为村民服务、让村民受益,有效推动了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 常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