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实践|晋城陵川县:“抱团”发展强集体 党建引领促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5-23 10:09:32 信息来源: 太行红叶

字号:

打印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区,下辖7镇4乡265个行政村,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总人口25.3万人。受自然条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陵川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陵川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争取省、市两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补助资金、整合扶贫项目资金,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实施一批村村联建、企村共建、产业带建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用好“四轮驱动”发展模式,有效解决资源分散和资源浪费问题,有效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全覆盖评估项目,建强“抱团体系”

坚持“抱团聚力、共同发展”,整合资源,建强集体经济“抱团体系”,集聚发展优势,解决资源分散和资源浪费问题。

采取乡镇申报产业项目、职能单位联合会审、实地查验集中评估的方式,指导镇村编制实施方案,加强资源要素统筹,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将25个项目整合为17个,涉及旅游、养殖、农业综合利用、物流配送、工业加工等项目,集聚发展优势,解决资源分散和资源浪费问题。

积极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在整合农村“四块地”资源、挖掘增收渠道上做文章,盘活经营性资产2.48亿元,盘活农村破旧房屋及宅基地7万多平方米,对“百村百院”规划村、城郊集镇中心村、旅游景区沿线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在“加零增效”上持续发力。

成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抽调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做到专业人办专业事。建立乡土人才库、后备人才库和带头致富人才库,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实现每村至少1名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村干部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全覆盖整合资源,健全“抱团机制”

结合村情实际,综合研判,定调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实现县乡两级统筹、多元发展、齐头并进。

通过采取资金、资源入股本土企业的方式,实现年底“入股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平城镇秦家庄村垚园有机肥项目,由6个享受扶持资金村集体入股,创办300余亩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和150亩水果采摘园,建成2800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用于有机蔬菜和高品质水果种植、鱼菜共生循环产业示范等。项目预计年经济收入可达到500余万元,资金入股村每年可获得不低于3万元的投资收益。

附城镇丈河村牢牢抓住“百村百院”特色小镇建设先行村的政策机遇,与山西农业大学签署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协议,统筹谋划、细致布局,精准把握“中国车谷”品牌定位,总投资7000余万元,开辟大中小三环兼具的太行山赛道,打造广大群众、外来游客健体康养的特色项目。2021年2月丈河片区脱贫攻坚联合党总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利用城中、城郊、集镇周边村的区位优势,形成资源聚集的虹吸效应,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崇文镇小召村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充分利用本村闲置土地资源,吸纳本村及周边劳动力50余人就业,带动邻村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平城镇杨寨村嘉城物流仓储建设项目,借助长陵线和坪曲线交汇处的便利条件,修建物流园区,村集体采取土地租赁和扶持资金入股的方式进行投资,每年可增收3万元以上。

以党支部为统领,村集体合作社为运营主体,通过企业提供优质生产资源、项目指导等前期投资,合作社组织农户流转土地、平整土地、组织生产,提高集体土地使用率。古郊乡松庙村乡村旅游停车场项目,通过和田园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村西南空闲地修建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台车停放的松庙驿站停车场,作为“松庙驿站”网红康养民宿的配套设施,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引擎。六泉乡浙水村民宿项目,与陵川县大美浙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修建人民大食堂和人民公社高端民宿项目,建设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集餐饮、住宿、购物为一体,可同时接待100人左右。

全覆盖利益联结,确保“抱团效益”

以“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反哺服务群众需求、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思路,强化制度抓手作用,实现效益共享。

将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和项目纳入监控范围,实现项目从录入到资金兑付整个流程动态监控,实时掌握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

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定期对村集体开展清产核资、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财经审计和任期审计,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把集体经济发展事项纳入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全面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运行,严格执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经营管理全过程监督,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陵川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创新模式,以企带村、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以大代小,盘活集体资产、做大集体蛋糕,形成点上开花、线上出彩、面上结果的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格局。


责任编辑: 常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