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实践|晋城泽州县北石店镇司徒村:集体发力打造特色小镇 模式升级实现多元增收

发布时间: 2022-09-29 16:48:26 信息来源: 太行红叶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近年来,司徒村党支部依托城郊村定位,瞄准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大力打造“司徒小镇”特色景区,与时俱进推动景区经营发展模式升级,实现景区旅游业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到强,村集体资产突破10亿元,村集体年收入达18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8万元。

盘活土地资源 探索“休闲农业”模式

2011年,“开心农场”游戏风靡网络,村党支部发现商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确定“农民土地市民种”理念,将“开心农场”移植到现实生活,把村里所有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打造“司徒小镇”特色生态休闲农业项目。

集体领办公司

为确保集体资产规范运作,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企业晋城市乡村美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1700余名村民每人分配100股,实现村民人人占股,根据运营情况每人每年分红400—600元。

整合土地资源

由村集体出资,综合治理原有废弃矿用地和部分低产岭坡地,集中流转村里闲置和村民腾退的1000余亩土地,建成经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司徒村都市农业园”。

创新增收模式

按照每块10平方米土地进行分割,以每块租金200元作价租给5800多户市民种植,并结合客户需求增加托管服务,托管后每10平方米土地收费增加到238元,每亩土地收益由原先传统耕种的不足700元提高到15000元,增长20余倍,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38万余元。

同时,园区建设了集中展示无土培育、温室栽培等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现代科技农业展示园,聘请村民经营管理,村民人均年增收1.8万元。

深挖文化资源 拓展“民俗旅游”模式

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村党支部瞄准特色小镇建设,挖掘本地民俗文化资源,将“司徒村都市农业园”升级为集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体验教育、演艺传媒、康养度假等于一体的“司徒小镇多功能生态产业园区”。

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多业态经营

集体企业主导投资,打造农耕体验和农耕小吃相结合的“老锅巷”,建成汇聚民俗、美食、文化、创意集市的“六尺巷”,采取村“两委”、党员、中层骨干先租,商户批量入住盈利后再退的模式,引入各类店铺186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村民就业率达到100%,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

深挖民俗技艺,打造热门IP

对本土历史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选择知名度高、特色性强的文化进行开发创作,发扬光大“打铁花”等泽州民俗技艺,连续多年举办“司徒小镇民俗文化节”,推动民俗文化游成为司徒小镇的热门IP,带动就业创业数千人,吸引年均200万人次的客流量,每年旅游总收入超1亿元。

深化省校合作,增加产业附加值

引入专业团队盛方商学院,合作成立司徒小镇发展研究院,指导并推动小镇由农民粗放式经营向专业化精品化经营转变。实施农民演艺剧场集群项目建设,探索出以农民为主体创作、演出、经营、管理的发展模式,先后打造《千年铁魂》《又见老山西》《梦回老山西》《巡游老山西》等八大村民原创实景剧项目,同时借助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契机,由山西传媒学院表演学院进行剧本优化和表演教学,推动剧目品质升级,实现乡村旅游演艺项目收益3年破亿,带动餐饮、娱乐、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10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

依托品牌资源 升级“文化输出”模式

依托司徒小镇和《千年铁魂》文化品牌,借助盛方商学院渠道,将“司徒小镇”成功经验输出全国市场。

与湖南宁乡道林古镇、江苏宜兴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文化品牌一体化捆绑输出,每年收入600万元;

为两地景区量身策划《千年铁魂·湖南人》《千年铁魂·江苏情》等实景剧项目,每年实现品牌收入800万元;

参与两地景区运营、利润分成,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按10%比例分红。

目前依靠文化输出模式,已累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900万元。


责任编辑: 茹妮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