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代表委员热议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布时间: 2022-02-25 10:37:02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建设普惠性幼儿园33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0所;新增技能人才7.44万人、高技能人才1.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8.2万人;8.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3%和77%,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96.8%……

一年来,晋城民生事业成绩多、进步大、底气足,政府工作报告里一连串沉甸甸的数字,让人倍感温暖。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连日来,围绕教育、就业、就医等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多角度、多维度积极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紧扣共同富裕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补齐短板上持续用力,在共建共享上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对标国内一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部地区教育强市,正恰逢其时。”市人大代表樊晋芳说。

她认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均衡的体系。

近年来,樊晋芳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县域高中建设。她说,县域高中建设为我市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人才,是发展基础教育、乡村教育的基点,对我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她介绍,目前我市公办普通高中15所,除市直4所外,其他全是县域中学,占比将近四分之三。县域中学数量虽多,但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尤其是适应2022年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除了高中教育,学前教育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民盟晋城市委今年带来一份《关于多措并举增加市区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的集体提案。执笔人、市政协委员贺新刚告诉记者,报告中提到去年我市“建设普惠性幼儿园33所”,今年“新改建2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和11所中小学校,有效缓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和优质学校入学难问题”,这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

“但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遇上了新问题,师资力量成了短板和瓶颈。”贺新刚说。

据统计,城区公立幼儿教师编制257名,但目前在岗教师共有517人,其中合同制教师占了一半。一方面,合同制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没有身份保障、收入偏低、工作压力大、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等问题,导致幼儿教师跳槽和辞职现象频繁发生,幼教队伍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公办幼儿园虽属于财政拨款,但合同制教师的工资、保险仍然列支幼儿园当年的非税收入,所占比例有的高达80%左右,挤占了其它教学项目资金,增加了办园成本,极大地制约了公办幼儿园的发展。

“希望市政府能加大公办幼儿园教师核编补充力度,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师资保障,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升保教质量。”贺新刚说。 

拓宽渠道让更多人实现稳定就业

促进就业,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这些年,市人大代表李晓明始终关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他告诉记者,239新媒体产业园立足晋城职校实训基地、团市委“城市青年阵地综合体”、山西财经大学等4所高校产学研实训基地等功能角色,引领青年创先争优,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成功帮助数百名高校毕业生创办各类企业30多家,取得了一些成绩。

李晓明认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社会各界树立服务意识,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提供坚实的保障;应加强就业指导,启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梳理科学的就业观;应提升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孵化平台。

提升职业技能,是促进就业的一剂“良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要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这让市政协委员王罡倍感振奋。王罡表示,去年晋城市人社系统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培训13.5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7.44万人、高技能人才1.6万人,圆满实现“两个30%”目标,各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人社系统将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提升技能培训针对性上下功夫,在扩大中高端技能人才培训供给上下功夫,在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立足岗位,强化落实,交出技能人才工作优异答卷。

努力提升医疗养老水平

“报告充满人民情怀,金句不断,尤其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正是群众最期盼的。”市人大代表张云霞说。

张云霞认为,要实现报告中提到的加快建设健康晋城,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比如在癌症治疗方面,我市就存在高发病率、高转出率、高治疗成本和低治疗水平、低远期效果的“三高两低”困境。广大患者不得不奔走于北京、上海、郑州等地,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也增加我市医保压力。

她告诉记者,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间,年均进入我市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达12000人、26000人次以上,而外转至上级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病员达15000人、45000人次以上,远高于本地收治病员数据,“因此建设晋城市肿瘤医院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百姓幸福、应早日提上日程。”

今年“两会”,民革晋城市委通过集体提案的方式,关注了社区养老。执笔人、市政协委员张慧敏告诉记者:“报告提出,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8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这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了。”

张慧敏介绍,日间照料中心具有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临时托管等服务功能,是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的重要阵地。但我市已建立的大部分日间照料中心由于场所较小、利用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未建立日间照料中心的村、社区则是因为无法提供养老服务场所。

“场所匮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张慧敏说,由于老旧小区资金有限,自行解决场所问题较为困难,因此建议加大财政支持,保障村(社区)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将闲置房屋改建为养老服务场所,让更多老人可以老有所养、养有所乐、乐有场所、生活无忧。


责任编辑: 赵立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