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开创水利发展新局面。按照市委党建“四句话”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实现了党的建设与水利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水源工程具备通水条件;郭壁供水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书院河清水复流工程竣工验收;沁河重点段河道治理主体工程已完工。
三、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年完成投资1亿元,实施各类工程218处,受益村庄521个,受益人口13.6万人,占年度计划的135.9%。兑现了军令状,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任务。
四、深化河长制改革,构建河湖管护新机制。强化“两长治河”体系,构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举措,落实“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有为”新转变;今年,市水务局荣获水利部评选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市共完成实灌面积72.3万亩,占计划的100%。同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3.8万亩改革实施面积)全部完成。
六、创建节水型社会,开展国家节水行动。高平、泽州、城区、阳城已顺利入选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出台了《国家节水行动晋城实施细则》;市水务局节水型机关建设成效显著,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七、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提升行业监管能力。高平市成为全省唯一通过水利部评估验收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为小型水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样板。
八、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河道管护,深入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和河道“清四乱”;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建设;建成全省唯一的智慧水电云管理系统和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平台,实现生态流量智能动态监控。
九、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打造平安水利。加强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和汛前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充分发挥水利行业主力军作用;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水利工程稳定安全运行。
十、建设城市水系,打造水韵晋城。全力推进城市河道清水复流,通过实施引沁入丹、引水入城,采取地表水、地下水、中水联合调度,实现了“外部连通”“内部循环”“水系成网”的城市水系,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水环境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