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决定性重大胜利。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指挥棒”作用。截至12月24日24时,我市已连续30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举措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采用190余条。
二、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继续为全市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继续为我市陵川、沁水两个贫困县13800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检查服务;完成婚检7578人,婚检率为64.83%,超出省定60%目标任务。
三、爱国卫生运动再创新高。沁水县、阳城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阳城县西河乡、泽州县南岭乡、高平市三甲镇荣获“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爱国卫生季”五大行动在全省地市名列前茅。
四、健康扶贫攻坚行动成效显著。对各级脱贫攻坚巡视反馈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整改,逐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存在问题全部清零。
五、荣膺省级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首个示范市。2020年,我市荣膺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首个示范市,陵川县、沁水县成为全省新增示范县。市县域内就诊量、基层服务量和群众健康素养稳步提高,基层看病就医更加方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六、对外医疗深度协作取得重大突破。13家医疗机构与北京44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专家团队签定合作项目,晋豫联手共建跨省分级诊疗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各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七、职业病防治项目实施全省综合排名第一。我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实施情况经验做法和相关工作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一,被大会通报表扬。
八、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位居全省前列。持续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和效果。2020年我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继续位列全省前三。
九、中医药事业呈现新活力。去年8月,山西中医药大学和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共建(晋城)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举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
十、“医养结合”“医体融合”稳步推进。与市民政局共同签署了深化“医养结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市体育局签署“医体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医疗健康领域与体育运动领域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实现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两个转变,全力加快健康晋城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 张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