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预防“减量控大 实现既定目标。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生产经营性事故同比大幅下降的既定目标,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全市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全力赢赞誉。创文期间,交警支队制作了“创文迎检期间警力部署图”,实行“网格化”精准布警,“路长制”勤务模式,全市交警向交通违法“亮剑”,向交通陋习“宣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交警力量。
三、荣膺“全国文明单位”。推进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支队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020年11月20日,交警支队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四、电动车管理步入法制轨道。起草《晋城市电动车管理条例》,经晋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0年7月31日经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发布,已于12月1日正式实施。
五、重大交通安保圆满完成。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全国康养产业大会在晋城召开期间,交警支队高标准规划、精细化部署,确保了路线道路通行顺畅。
六、加速推进“智慧停车”破解城市停车难题。交警支队初步建成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并于7月1日投入试运行。持续推进停车进位、停车进库工作,施划路内停车泊位2万余个,完成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技术改造1万个的工作目标;鼓励房产企业以“优先租赁,租售并举”的形式最大限度释放地库闲置车位14997个。
七、“畅安2020”系列行动整秩序保畅通。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增强摩托车骑乘人员安全驾驶意识,整治酒驾醉驾,机动车等问题,开展了“畅安2020”1至5号行动。5月份,公安部交管局视频抽查地市城区道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情况,我市在所抽查城市名列第一位。
八、“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出台发布《晋城市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二条举措》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企业营商环境,冲刺公安工作群众“三感”“九联冠”。
九、融媒体宣传力度空前。打造融媒体矩阵宣传新格局,把"微宣传”做成“大文章”,微信关注量31.6万,微博关注量12.1万,抖音关注量16.9万,快手关注量146.1万,成功跻身全国公安交警官方账号前十。
十、抗击疫情担当作为广受好评。交警支队深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在疫情暴发之初,24小时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市共建立52个防疫检测点,共计出动警力7070人次,警车1542辆次,分流、引导、检查车辆295394辆、人员478519人,劝返车辆9837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