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打造幸福标杆

发布时间: 2020-08-25 11:56:35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打印

     在普通市民眼里,我们生活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

“要有青山绿水,美好的城市风景让人愿意在这里安家。要有产业高校,优秀的城市底蕴让人流连。要有政府善治、体制保障,让人愿意在这里和城市一起慢慢成长。”

这就是晋城人向往的晋城。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的“诗意”被概括描述为: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紧紧围绕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治安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真正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今年,晋城的高考成绩依旧闪耀。仅是晋城一中,就有14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全国顶尖大学录取人数显著提高。晋城一中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高分段人数、600分以上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而在2019年,山西高考文科前十名,晋城有七,理科前十名晋城有四,状元、探花均在晋城,晋城一中一本升学率高达86%。

这些年来,晋城普通高中学校育人质量稳步提升,一举成为全省教育强市。教育已成为牵引晋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晋城成功招商引资的重要比较优势。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显著增加。2012年至2018年,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234.16亿元,年增长3.43%以上。

为了体现教育公平,晋城率先在全省实施普通高中免学费工程;率先在全省实施中职学生免住宿费;率先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全覆盖”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全覆盖工程。

几年间,爱物学校、凤城中学、花园小学等10个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筹建成立;晋城三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市综合实践基地工程竣工;晋城中专完成整体搬迁;西城小学、东南新区学校开工建设,今年即将投入使用。同时,完成100所新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和71所扩建农村幼儿园建设任务,相继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中,全市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进展顺利,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全覆盖,市区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高中资源。城市中小学班容量得到有效控制,“择校热”、“择师热”进一步降温,整治“大班额”工作受到省里表扬。

学前教育大片区连片教研特色做法在全省推广,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同时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迈出新步伐,高中教育强市工程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8个百分点,晋城一中、高平一中、阳城一中等三晋名校全省驰名,晋城三中、矿区中学、陵川一中的艺术、科技特色鲜明。

如今,晋城的基础教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丹河新城实行幼儿园到高中免学费,清华幼教集团托管新城13所幼儿园,将建设“中国未来教育示范区”。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稳就业,就是保民生。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想方设法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全市就业局势稳定。

针对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助进展不快问题,晋城率先在全省提出依托诚信承诺方式为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就业补助。市人社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疫情期间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填写承诺书后,对小微企业新吸纳就业人员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预先拨付一次性就业补助的60%,剩余40%待合同期满6个月后再一次性拨付,有效地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目前为8家小微企业预拨了吸纳就业补贴12.78万元,这样的做法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

疫情期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活动由线下变为线上招聘。活动期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联系用人单位2808家,发布就业岗位59504个,网络求职人次约9849人,达成就业意向4367人。

创业才能带动就业,今年,全市十部门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晋城选拔赛暨2020年度全市创业大赛,共有133个创业项目通过初赛进入复赛阶段。本次大赛报名人数创历年之最,首次引入投融资对接元素,以比赛促合作对接,以比赛助项目成长。

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通过挖掘公益性岗位资源安置未就业大学生300人,安置下岗职工230人,安置未脱贫的贫困户8人;通过发放吸纳贫困劳动力补贴妥善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市38个扶贫车间、1个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1635人;通过全国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平台,向江苏、浙江、太原等地包车输出农民工900余人。

截至7月底,全市新增就业311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483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10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167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6%,低于年度控制目标 1.34个百分点。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第一时间部署“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救治患者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全社会动员,实现全市无死角的立体防控体系。

截至8月20日,全市连续183天无新增本地病例。

疫情防控期间,高平、泽州口罩生产线在关键时刻迅速恢复生产;在全省率先暂停销售“退烧药”;两天时间以破命案标准查清三例无明显接触史确诊病例传染源;规上企业最早复工复产等多项工作受到多方肯定和赞扬。

2020年上半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其他各项重点工作也在同步有序推进。

为了扎实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早在3月、4月市级督导专家组就对全市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情况进行了督导,经过两次督导反馈和整改,我市医疗集团“六统一”工作基本落实到位。

城市医联体建设再升级,晋城市人民医院与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达成上下转诊意向,为转诊病人开通绿色就医通道,下派11名医护人员到城区医疗集团开展业务指导。《晋城大医院城市医疗集团章程》已经集团内各医院同意并达成一致,建立了集团内部双向转诊制度,畅通了渠道,细化了流程。此外,晋城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共派驻122名医护人员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目前,晋城的公共卫生进入山西省第一方阵,深化城乡医疗一体化改革,高平模式引领全国,晋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5.8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连续多年山西考核排位前二。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新装了路灯、电梯,改造了道路、管网、停车场,现在我们小区住着真舒服。”作为全市首个启动改造的老旧小区,凤台小区经过改造后,颜值大大提升,截止目前, 凤台社区道路改造7条、 4.2万平米,管网改造 近8万多米,立面改造 80栋楼,拆除广告牌匾 650处,拆除违建 32处,安装电梯 15部,凤台这个“高龄”小区已然成为了晋城市“出镜率”最高的“网红”小区。

像凤台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大部分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集中修建,小区内部道路狭窄且破损严重,停车位置紧缺,公共场所短缺。

本着“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原则,去年以来,晋城城区对辖区内房龄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进行了详细摸底统计,综合考虑墙体路面破损情况、公共设施短缺程度,共摸查出274个老旧小区,先期筛选了10个规模较大且亟须改造的老旧小区,除了已改造的凤台小区外,还有凤鸣小区、凤翔小区、华西小区、栖凤小区、景忠路片区(华森、凤源)、南大街小区、西大街小区、凤庆小区、凤苑小区。这些小区将通过改造,重点解决基础设施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目前,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了可研手续、3个已完成招投标开始施工。

未来三年,晋城市区内所有老旧小区有望全部 “破茧重生”完成改造。而在去年,全市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4483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800套。完成5.3万户清洁取暖改造任务。

从“治安”到“智安”

平安是城市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连续八年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调查排名山西第一。

一直以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都是筑牢维护政治安全防线的重中之重,晋城市深挖细查黑恶线索,紧盯重点精准办案,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打掉黑恶势力团伙96个,破获刑事案件1313件,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物1.166亿元,案件成果大幅提升,压倒性态势进一步巩固形成。

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先后开展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主城区建成具备高清数字化质量、符合国家SVAC安全标准的治安视频监控网,含13个三级平台、1229个点位、2900个高清摄像点联网运行,全市的全面联网有序推进。

为了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公安部门积极改革创新,充分注重联动融合、统筹共治、科技创新、大数据运用,在全省首家建立市反欺诈中心,融合全市7家金融部门、4家通讯运营商在中心集中办公,有效遏制电信诈骗多发势头。

各级群防群治力量和平安志愿服务团队也在为基层平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建成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2436个,成立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318个,建立治保组织2873个9579人,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落实了“一村一警”和一名法律顾问,建立平安志愿者队伍5310人。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

一个个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为晋城的民生答卷增添了新的厚度。(撰稿:袁泉)


责任编辑: 冯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