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扶贫故事】许雪梅:把连翘叶做成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发布时间: 2021-01-03 15:25:46 信息来源: 网信晋城

字号:

打印

  


许雪梅

  陵川县地处太行山区,境内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野生连翘面积达80多万亩。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雪梅就出生在一个漫山连翘的小山村——夺火乡塔水河村。在她的记忆中,村里人每年春天都会上山采摘连翘叶,上火翻炒、烘干后制成茶叶,用于清热祛暑或者备用待客。

  成年后的许雪梅在王莽岭景区做起了土特产生意。然而景区旺季也就那么几个月,仅靠几个月的收入根本无法改变家庭的困境。

  2009年,陵川县提出了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路,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眼光敏锐的许雪梅立刻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平城镇北召村承包建立起了以连翘为主的12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并逐渐扩展到中药材收购、销售和初加工业务,在当地干出了名气。


万亩连翘示范基地

“村里人都会自制连翘茶饮,而市面上又没有类似的产品,为什么不能将连翘叶进行深加工、规模化生产呢?”思定而后动,许雪梅通过多方考察,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念起了“连翘茶”这本生意经。

2013年初,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许雪梅成立了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研制连翘茶。万事开头难,许雪梅多次到福建、浙江、湖南等产茶区学习取经,将传统制茶方法与现代工艺相融合。通过不断地尝试和一次次的失败,直到2015年,像样的连翘茶才算研制成功。

为了验证连翘茶的品质,让消费者喝得放心,许雪梅带着连翘茶多次往返北京、青岛等地,让专家品鉴、找专业机构检测。“当时经过专业检测,农残为零,重金属几乎没有,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都特别高,16种氨基酸指标很高,专家对咱的茶评价也很高。”谈起当时的情景,许雪梅一脸自豪。

好产品还需要好包装、好吆喝。为了弥补连翘茶在品牌策划、产品推广上的“短板”,许雪梅为这浓浓太行山味道的茶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晋之翘。“当初起这个名字有三重意思,一是此茶源自山西的连翘,二是这种茶外形像一片翘起来的叶子,三是喻意连翘茶的发展远景。”许雪梅解释道,“我要把它做成山西最好的功能茶。”

如今,许雪梅的公司成功开发了绿茶、红茶、黑茶等连翘茶系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形成了连翘从育苗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晋之翘”保健茶也在市场上名声鹊起。


晾晒连翘叶

致富不忘乡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陵川县因地制宜,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一项优势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作为当地的一家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许雪梅积极履行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产业带动、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

“白天摘上送过来,晚上就变了现,我一个人一年摘连翘就能收入5000块钱,在这个地方只要你勤劳就不愁挣不上钱。”59岁的魏月娥是古郊乡古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她的家庭摆脱困境,许雪梅不仅将魏月娥家的地流转到了公司,还安排她与丈夫在公司务工。如今,魏月娥的家庭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顺利实现脱贫。

许雪梅加工生产连翘茶,让原本无人问津的连翘叶成为百姓争相采摘的香饽饽。2019年,在古郊乡主厂区的基础上,许雪梅又在六泉、夺火、马圪当、附城等地新建了5个连翘叶加工扶贫车间,鼓励农民、贫困户上山采摘连翘叶,并通过改进工艺,实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连翘叶采摘后都可加工。“过去只做绿茶的时候,采摘期就是四月到五月一个多月,现在加工黑茶的话,采摘期可以从四月份延续到八月份。”许雪梅说。

加工需求量的增大,直接带动了周边百姓上山采叶的积极性。“往年这个季节早就外出打工了,现在连翘叶收购量大,采摘时间长,而且每天采回来的叶子当天送到加工厂就能拿到钱。”张国龙是古郊乡潘家掌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清明过后他几乎每天都和乡亲们结伴上山采摘连翘叶。

杀青

初春,一场倒春寒让连翘花受损严重,挂果量不足往年的一半。面对这样的情况,许雪梅的公司通过扩大储量来弥补村民因自然灾害受到的损失,最大程度保障村民的收入不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加工的多了卖不出去,企业自己想办法,让老百姓采摘的时间长一点,能多挣点钱。这些年我享受了很多国家帮扶政策,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候,企业也要尽一份力量。”许雪梅说。

近年来,许雪梅的公司已经组织培训了500多名贫困户劳动力,让他们学茶园管理、制茶技术等,为周边10余个村庄400多个贫困户带来直接收入100多万元,还有20多名劳动力在公司的加工、包装、运输岗位上就业,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山区群众有了一条稳定增收的渠道。

“我就想着把老百姓都凝聚到一起,和南方一些产茶地区一样,家家户户都来做茶,形成家庭小作坊、区域大品牌,真正把连翘叶做成一个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谈及未来,许雪梅豪情满怀地说。


责任编辑: 常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