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1985年晋城市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21-03-11 14:32:04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尧封丹朱。高平市城北与长子县交界处有丹朱岭。相传以尧封丹朱得名。

舜“耕历山,渔雷泽”。历山跨沁水县境,上有舜王坪;雷泽即获泽,古为县治,今属阳城县。

禹凿石门。阳城县城东南部泽河两岸山岩壁立,岩上有斧凿痕迹,名为石门,相传为大禹所凿。晋城市区东南部、泽州县金村镇境内有龙门峡,丹水从中流出,相传亦为大禹治水遗迹。


桀居天门,迁于垂。天门即今晋城市泽州县,垂即今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南的垂棘山。相传汤伐桀,桀迁于此。


商汤桑林祷雨。获雨,遂作桑林之乐,名大。今阳城县城东南有桑林乡。


公元前927年

周穆王出巡,经翟道上太行山,过获泽(今阳城县境内),作居范宫,观看当地桑农,并在此狩猎。传今阳城县的驾岭村、护驾村分别为周穆王及随员驻地。


公元前660年(周惠王十七年、晋献公十七年)

晋献公遣世子申生伐赤狄东山皋落氏,败狄人于稷桑,即今阳城县白桑。


公元前624年(周襄王二十八年)

晋襄公西伐巴蜀(周的同姓国),迁巴蜀主于高都(今晋城泽州县高都镇,古为县治)之巴公,巴公镇因此得名。


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

齐庄公伐晋国,登太行山,封少水(今沁水)。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

魏、赵、韩三家分晋,置晋君于高都奉祀,迁晋静公于端氏(今沁水县城东北西城村)。唐武德二年从丹川县析置晋城县,晋城因晋静公曾封于高都(在今晋城境内)而得名。


公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

秦将白起攻赵国,占领光狼城(今高平城西康营村)。


公元前262~260年(周赧王五十三年至五十五年)

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于长平(今高平境)大败赵国,坑杀赵降卒40余万。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

秦大将蒙骜攻下魏国高都(今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


公元328年(后赵石勒太和元年)

石勒陷上党,攻占高都(今晋城市泽州县)、泫氏(今高平)。


公元413年(北魏明元帝永兴五年)

泽民刘逸聚众起义,自号征东将军、三巴王。


公元445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到上党,观泫氏县连理树。


公元528~530年(永安年间)

析泫氏县置高平县。


公元556年(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

撤阳阿县。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

七月 泽州刺史张伯英随汉王杨谅反隋。


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

改泽州为长平郡。


公元614年(隋炀帝大业十年)

十一月 司马长安率农民起义军破长平郡。


公元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起义军王君廓到长平郡。


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

九月 泽潞节度使王思礼等讨伐安禄山子安庆绪。


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

二月 史朝义(史思明子,后杀思明自立)派兵围泽州,刺史李抱玉被困,代国公郭子仪派兵援救,破史朝义于泽州城下。


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

姚令言反,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希烈攻占汴梁,李钠反于郓州,李怀光反于河中。昭义节度使李保真外抗群雄,内保泽潞,远近畏惧。


公元843年(唐武宗会昌三年)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死,从子刘稹秘不发丧,并上表迫朝廷任其为留后;河阳节度使派兵马使马继等率步骑2000,到天井关南科斗店讨稹;刘稹派薛茂卿率兵抵坑,薛破科斗店,擒马继。


公元888年(唐僖宗文德元年)

河南节度使李罕之占据泽州。


公元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

五月 昭义军兵变,杀节度使李克恭。时泽州为昭义军所辖。


公元898年(唐昭宗光化元年)

十二月 唐河东(今山西)节度使李克用派李嗣昭攻下泽州。


公元899年(唐昭宗光化二年)

李克用与朱全忠(后梁太祖朱温)争夺泽潞。


公元901年(唐昭宗天复元年)

三月 朱全忠派大将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占天井关、昂车镇(今晋城南),攻陷泽州。


公元905年(唐哀帝天二年)

改阳城县为获泽县。


公元908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梁太祖朱温抵泽州。


公元910(后梁太祖开平四年)

后梁朱温遣镇国节度使杨师厚、相州刺史李思安带兵屯泽州,谋攻上党。


公元912年(后梁太祖乾化二年)

十月 晋王李存勖过泽、潞。


公元923年(后梁末帝龙德三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梁末帝派骁将董璋为泽州刺史,又命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彦章会董璋陷泽州。

是年获泽县复改为阳城县。


公元926年(后唐庄宗同光四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高平建开化寺。


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昭义军降后汉。时泽州属于昭义军。


公元951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

十二月 后周军过乌岭(今沁水、翼城界),败刘知远从弟刘崇。


公元954年(后周世宗显德元年)

三月 周世宗败北汉于巴公原(今高平市与泽州县间)。


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

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宋太祖亲征李筠,破泽州。


公元971年(宋太祖开宝四年)

高平建崇明寺。


公元976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诏赐陵川丈八佛寺为崇安寺。


公元994年(宋太宗淳化五年)

高平建游仙寺。


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任晋城县令,推行“乡必有校”,在任3年,建乡学72所,社学数十所。


公元1094年(宋哲宗元九年)

泽州人孔三传首创诸宫调。


公元1126年(宋软宗靖康元年、金太宗天会四年)

金兵陷泽州。


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金太宗天会六年)

金改泽州为南泽州。


公元1191年(金章宗明昌二年)

晋城建西关景德桥。


公元1214年(金宣宗贞二年、蒙古太祖九年)

金元帅、左监军完颜弼过泽州。


公元1217年(金宣宗兴定元年、蒙古太祖十二年、宋宁宗嘉定十年)

八月 蒙古太祖以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率兵南征,陷泽州。


公元1221年(金宣宗兴定五年、蒙古太祖十六年)

蒙古兵攻晋城天井关。


公元1222年(金宣宗兴定六年、元光元年、蒙古太祖十七年)

蒙古耶律忒末进兵泽、潞。


公元1224年(金哀宗正大元年、蒙古太祖十九年)

九月 金枢密判官移刺蒲阿收复泽、潞。


公元1229年(金哀宗正大六年、蒙古太宗元年)

八月 金枢密判官移刺蒲阿再次收复泽、潞(后复被蒙古兵占领)。


公元1232年(金哀宗天兴元年、蒙古太宗四年)

段直归附蒙古军,被授为泽州长官。段直泽州晋城人,金末起兵,筑垒自保,蒙古兵复占泽、潞后归附。


公元1335年(元顺帝至元元年)

重修晋城府城玉皇庙。


公元1339年(元顺帝至元五年)

泽州始建州署。


公元1357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

九月 红巾军攻陷陵川县,杀县尹张辅。


公元1368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

明军攻取泽州。


公元1373年(明太祖洪武六年)

在泽州设益国铁冶所,时为全国十三个铁冶所之一,年产生铁约50万斤。


公元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

泽州直隶山西布政使司,领高平、阳城、陵川、沁水4县。


公元1403年(明成祖永乐元年)

诏令泽、潞等州县无田农民分出男子,移裕州(今河南方城县)垦荒。


公元151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

直隶(今河北)文安县民刘六、刘七领起义军到阳城东白巷(今上庄、中庄、下庄三庄)等村。


公元1525年(明世宗嘉靖四年)

建海会寺13层舍利塔。(海会寺又名龙泉寺,位于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大桥村西。)


公元1577年(明神宗万历五年)

吏部尚书王国光(阳城人)捐朝廷所赐修建府第银,修建县城。


公元1607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

知州傅淑训重修《泽州志》。


公元1608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

建寿圣寺琉璃塔(位于阳城县城西北20公里阳陵村)。


公元1631~1633年(明思宗崇祯四至六年)

王嘉胤、赵四儿(点灯儿)、王自用(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刚等先后率义军攻破大阳镇及沁水县,杀沁水知县焦鳌。


公元1638年(明思宗崇祯十一年)

润城镇建砥洎城。城在阳城县城东13公里润城镇北,三面临沁河(古称洎水),南面一门与润城相连。


公元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九月 大顺义军刘忠破泽州西苇町堡。

十月 大顺义军攻高平。

是年 大顺义军刘芳亮据泽州。


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农民高飞、王希尧聚千余众,于阳城腰盆、照壁龛起兵反清,被清政府镇压。


公元1649年(清世祖顺治六年)

大同总兵姜瓖举复明旗号,起兵反清,阳城人张斗光聚众于麻娄山响应,后与陈杜合兵占据泽州。


公元1706年(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

知州陶自悦纂修《泽州志》,共30卷。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和陶自悦作序。


公元1728年(清世宗雍正六年)

泽州升为泽州府,于州治设凤台县。


公元1762年(清高宗乾隆二十七年)

沁水知县金世麟自捐俸银300两,绅民募捐500两,在碧峰山东岳庙侧修建碧峰书院。


公元1768年(清高宗乾隆三十三年)

沁水重修榼山大云寺,历时4年竣工。


公元1770年(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

阳城知县建“镜山书院”,后改为“仰山书院”。


公元1774年(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

高平县“宗程书院”改名为“崇正书院,原“崇正书院”改名为“南书院”。


公元1789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

上党梆子鸣凤班约于是年前成立。


公元1852年(清文宗咸丰二年)

五月 陵川县孝义里一带农民反抗加征粮税大闹县衙。


公元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

正月 阳城赵连成等率众反抗官府涨盐价,被清政府镇压。


公元1860年(清文宗咸丰十年)

三月初五 捻军逼近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市),清廷遣副将穆额等督领山西官兵2000名,驻泽、潞一带防守。


公元1867年(清穆宗同治六年)

捻军从河南济源进入阳城白云隘。

捻军头领张振青被陵川知县杨光海杀害。


公元1871年(清穆宗同治十年)

阳城知县赖昌期建泽试院。


公元1875年(清德宗光绪元年)

陵川郭忠诚聚众在该县平城镇大闹官盐店,清知县被迫逮捕盐商;后又以“惑众造反”罪逮捕郭忠诚等。


公元1877年(清德宗光绪三年)

十月 河南朱登鳌起义军由姑姑泉进入陵川县南赤土坡。


公元1890年(清德宗光绪十六年)

天主教传入晋城地区,兴建教堂,吸收教徒。


公元189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

泽州、潞安等5处矿权被出卖给英国福公司。


公元1900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

晋城地区各县爆发义和团运动。


公元1905年(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

凤台创办兴顺合商号,用蚕丝织乌绫,为山西最早的丝织机纺。

清铁路大臣与英福公司签订《道清铁路借款合同》21条,允许福公司由河南道口镇经清化镇至山西泽州府修筑铁路,路权属福公司。


公元1907年(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

马吉森(山西巡抚马右瑶之子)在泽州府城北的七岭店创办山西晋益煤矿公司。


公元1908年(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

赎回卖给英国福公司的泽州府等5处煤矿开采权。

阳城县城内化源里设立两级女子小学堂。为晋城城内设立最早的女子学堂。


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

六月十三日 陵川李海水率众抗捐。

阳城首次设立邮政代办支局。

陵川在城内首次设立师范传习所。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

高平、陵川首次设立小学堂。

陵川首次设立邮寄代办所。


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

十月 民军(辛亥革命的起义部队)南下占领平阳。阳城、沁水、翼城3县组成代表团,赴平阳慰问民军。

高平县发生干草会暴动。

山西保晋矿务有限公司在泽州府成立分公司。

高平创办第一座县立高等小学堂。

日本环球旅行家根岸辰雄到阳城。

清泽州府归顺民国。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

2月11日 洪汉军农民起义首领陈彩章率众攻沁水城。


公元1913年(民国2年)

高平首次设电报局,开办电报业务。

泽州首次建立中学堂。

阳城创办培训教师的“师范传习班”。


公元1914年(民国3年)

陈彩章率洪汉农民起义军,由临汾、曲沃转到沁水端氏榼山寺据守。

废泽州府,改凤台县为晋城县。


公元1916年(民国5年)

沁水“资合公”盐号成立。

晋城开设首家蛋厂——德元蛋厂。

晋城首次创办蚕桑学校。阳城首次创办农业学校。


公元1917年(民国6年)

阳城创办第一所工业学校。


公元1918年(民国7年)

晋城泽州中学堂改为省立第八中学堂。


公元1919年(民国8年)

晋城、阳城、高平、陵川、沁水5县共同筹集基金,在晋城创办获泽中学。

晋城获泽中学学生为声援“五四”爱国运动,罢课70余天,并举行集会游行,开展反帝宣传。


公元1920年(民国9年)

晋城五龙河西村建立大德制针公司,亦名大德针厂。


公元1921年(民国10年)

沁水县知事麻席珍提倡修全县车马大路,会同翼城、阳城、高平各县知事达成协议,当年动工至1923年,先后修通沁水至翼城、阳城、高平、浮山等线,总计365华里。


公元1923年(民国12年)

高平全县产蚕茧6000担,创历史年产量最高纪录。

高平县耶稣教会在城内办教会医院。


公元1924年(民国13年)

撤冀宁道。原所辖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均为山西省政府直辖。


公元1925年(民国14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晋城发展组织,孔祥祯为在晋城入党的第一名党员。

陵川董刘成等率黄枪会3000人起义。


公元1926年(民国15年)

中共晋城第一个党小组——获泽中学党小组成立。

晋城第一条公路——白(圭)晋(城)公路建成通车。


公元1927年(民国16年)

3月 中共党员袁致和等在高平创建第一个农民组织——瓦窑头农民协会。

5月 晋城工会成立。

6月 晋城成立“农民讲习所”。

7~8月 一批共产党员被国民党通缉,共产党组织在晋城的活动转入地下。

阳城、陵川先后设立国民党县党部。

是年 中共晋城特委成立。


公元1928年(民国17年)

4月 中共晋城特委再次遭破坏,党的组织活动中断。

是年 阳城一中闹学潮,驱逐县知事董桂华。


公元1929年(民国18年)

抗日民族英雄马骏在晋城万寿宫创办私立崇实中学。


公元1930年(民国19年)

晋城“公兴恒”钱庄开业。

高平“中孚银局”成立。


公元1931年(民国20年)

中共党员张兆丰在国民党军驻晋城孙殿英部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并出版《革新月刊》。


公元1932年(民国21年)

阎锡山政府要员贾景德创办积成厚盐号,包揽阳城、沁水2县盐务。


公元1934年(民国23年)

3月25日 沁水育文斋石印馆开张。


公元1936年(民国25年)

曲(沃)高(平)公路建成通车。


公元1937年(民国26年)

7月 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各县组织相继成立。

同月 中共晋城中心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2月 八路军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在晋城崇实中学创办。


公元1938年(民国27年)

1月22日 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到达阳城,接见各党派团体代表并发表讲话。

2月20日 日军轰炸高平县城,进犯晋城、阳城。

3月 晋豫边八路军军政干校在阳城成立。

同月 中共晋豫特委在阳城横河镇成立。

同月 晋豫边抗日游击纵队(唐天际支队)在阳城正式成立。


公元1939年(民国28年)

12月1日 阎锡山策动“十二月事变”。


公元1940年(民国29年)

1月4日 国民党四十七军李家钰部及抗日决死三纵队8团孙瑞琨叛军,袭击驻晋城土岭村的中共晋、阳、沁三县工委和联合办事处。是谓土岭事件。

7月10日 盘据沁水城的日军在木亭西山庄,向躲藏洞中的群众投放毒气弹,烧毁房屋64间,100多乡民大都遇害。


公元1941年(民国30年)

9月29日 日军41、36师团1万余人,分9路合击沁水县东、西峪,国民党九十八军伤亡惨重,军长武士敏在马头山殉国。

11月7日 晋豫区党委在沁水县东峪村创刊机关报《大众日报》。

12月 中共北方局决定将沁东县改为士敏县,以纪念爱国将领武士敏将军殉国。


公元1942年(民国31年)

中共晋豫区党委机关报《晋豫日报》在阳城创办。

5月5日 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邓小平到晋豫区党委机关驻地阳城暖辿村,在岳南中条抗日根据地视察工作。


公元1943年(民国32年)

9月26日~29日 日军扫荡士敏县,在沁水中乡村、苏庄、殷庄、嘉峰、尉迟及阳城县的望川村等地用枪杀、投并、投厕等手段杀害乡民195人。

秋 日军扫荡晋北县抗日模范村——寺河村,枪杀百姓20多人。

10月 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出版,彭德怀副总司令题词 称赞。


公元1944年(民国33年)

2月22日 阳城县匠礼村李银保(绰号夜明珠),带领民兵坚守阵地,在5天5夜中,打退日军8次进攻,取得高庙岭保卫战的胜利,受到刘伯承司令员的称赞 。

9月8日 中共太岳区党委、行署、军区等党政领导机关,从安泽县迁驻士敏县的郭壁、郑庄。


公元1945年(民国34年)

4~6月 晋城地区各县县城相继光复。时间是:陵川,4月10日;阳城,4月14日;晋城,4月28日;高平,6月中旬。

10月11日 阎锡山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在沁水香沟桃川战斗中被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俘虏,至此,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公元1946年(民国35年)

1月1日 太岳区党委、太岳行署、太岳军区司令部相继从郑庄、郎壁等地迁至阳城县城,太岳《新华日报》社移驻阳城后沟村。

6月26日 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并发表冯牧题为《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的评介文章。


公元1947年(民国36年)

2~3月间 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李先念、郑位三率领两个旅6个团,总计7000人,由中原转陕南、渡黄河、经阳城转晋城休整,历时半年。

5月 华北新华书店出版《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创作小丛书》。赵树理的《福贵》、《孟祥英翻身》等著作被选入。

12月 太岳新华书店首次发行《毛泽东选集》。


公元1948年(民国37年)

1月中旬 解放军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从河北冶陶赴临汾前线途中,率前线指挥部到达阳城,同王震、刘忠等在文庙(太岳军区司令部驻地)研究攻克临汾的作战计划。

8月1日 晋城师范成立。

10月 析晋城县城关置晋城市,辖人口1万余人。


公元1949年

3月 晋城各县抽调一批干部参加太行、太岳区南下干部组成的长江支队,随解放军南下,分别到福建省的福安、周宁、长乐、平潭等县开辟新区工作。

5月24日 在原阳城烈士陵园基础上修建的太岳烈士陵园竣工。

8月14日 晋城市撤销,并入晋城县。


公元1950年

1月1日 原属翼城临时专署的沁水县划归长治专公署领导。

5月25日 陵川、高平、晋城等县遭受大雹灾。

9月9日 华北老根据地访问团一行40余人,由团长聂真带领,来沁水老区访问。


公元1951年

3月28日 农业部通报表彰陵川县在牲畜繁殖工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公元1952年

3月28日 志愿军归国代表朱曦、赵慧元和朝鲜人民访问团代表郑世焕抵晋城做报告。

12月14日 泽州县东四义村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村。在全国第二届卫生会议上获书有毛主席题词 的奖旗。


公元1953年

2月 山西省工业厅矿产管理局晋城炼铁试验厂(晋城市钢铁厂前身)在晋城柳树底村诞生。

11月3日 各县全面取缔反动组织——圣母军,并在天主教内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成立爱国会。

是年 各县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掀起扫盲运动高潮,受到中央及省、地表彰。


公元1954年

6月30日 高平县北王庄、铺上、河北等沿丹河一带65个村庄遭洪灾。

11月30日~12月3日 苏联专家安德罗诺夫来阳城考察通义、下西沟硫磺厂。


公元1955年

高平县米山村卫生保健站的合作医疗经验在全国推广。


公元1956年

7月 晋城境内发现古人类遗址和文物古迹多处,其中有仰韶、龙山混合遗址两处,殷代遗址3处。

8月 晋(城)韩(城)公路阳城段修通。

是年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赞扬赴京汇演的上党梆子《坐山吵窑》、《三关排宴》等剧目。中国唱片公司为灌制唱片。


公元1957年

1月1日 沁(水)高(平)公路通车。

2月24日 高平市获山西省粮食丰产模范县称号。

是年 煤炭部决定开发晋城煤田。次年3月,经煤炭部太原管理局批准,成立“泽州煤矿筹建处”,经6年施工,于1963年有两对矿井相继建成投产,泽州煤矿筹建处更名为晋城矿务局。

是年 太焦铁路(原称詹东铁路)高平段开工兴建。


公元1958年

1月25日 晋城北岩煤矿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5月12日 阳城应朝铁厂技师傅树昆等用土高炉、冷风、无烟煤,炼出优质灰生铁,受到冶金部表彰,全国手工业系统在该厂开会,向全国推广。

7月12日 全国粮食促进现场会在高平召开。

7月15日 晋东南地方国营端氏缫丝厂建成。

11月1日 沁水、阳城合并,称阳城县。

11月30日 晋城、高平、陵川3县合并,称晋城县。

12月 赵树理挂职任中共阳城县委副书记

同月 国际工业合作运动发起人、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莅阳城考察。


公元1959年

1月 晋东南专署地方国营莒山煤矿建立,前身为山西省元庆煤矿筹备处。

7月9日 陵川县从晋城县分出,恢复陵川县建制。

秋 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女)莅阳城视察。

9月25日 沁水县从阳城县分出,恢复沁水县建制。

是年 高平唐安缫丝厂建成投产。


公元1960年

2月22日 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晋城上党戏剧院的前身)成立。

10月1日 沁水山泽水库建成,库容384万立方米。


公元1961年

4月11日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廖鲁言,带领调查组来境内各县进行调查,历时20天。

4月29日 高平县从晋城县分出。

12月 望云煤矿铁路专用线建成。

是年 高平丝织业联社从南王庄迁至凤和村,改建成高平丝织厂。


公元1962年

4月 赵树理改编的上党梆子历史剧《三关排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

6月1日 山西省晋城运输公司成立。

是年 太焦铁路(原名詹东铁路)建成通车。


公元1963年

1月 各县农村开展以“清工、清帐、清库、清物”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

10月下旬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由省地领导陪同到高平、陵川等地视察。


公元1965年

高平县境内的开化寺、崇明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月8日 农业部在沁水端氏召开北方8省(市)蚕桑生产专业干部现场会。

晋城地区发生自明万历十四年(1586)至今380年未有的第一次大旱灾。


公元1966年

2月 山西省副省长黄克诚到高平下乡蹲点,历时4个月。

3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养蚕专家抵沁水推广科学养蚕法。

6月 各县中学掀起“破四旧”。


公元1967年

2月 山西省太行印刷机械厂成立。

3月 各县相继成立中共核心小组。

4月 各县相继成立三结合革命委员会。


公元1969年

2月4日 晋城水泥厂试制成功500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公元1970年

1月1日 阳城缫丝厂建成投产。

4月25日 天津市知识青年来沁水、陵川“插队落户”。

10月1日 晋城矿务局凤凰山煤矿建成投产。


公元1971年

1月15日 高平链条厂建成。

2月 一四五厂在高平市宋家沟建成。

7月21日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疗队一行56人来沁水巡回医疗。


公元1972年

2月14日 高平变压器厂建成。

3月 全国治理磺烟现场会在阳城召开。

6月29日 太行印刷机器厂试制成功T(20)型自动对开一回转平台印刷机。


公元1973年

7月7日 阳城县陶河一带降特大暴雨,周壁、辽河水库决口,冲毁县城东河大桥。


公元1974年

2月 上党梆子《快马加鞭》赴京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

8月20日 高平米东大队“赤脚医生”赵俊英出席全国针麻研究会。

8月 山西省阳城县肿瘤医院在南次营村建成。


公元1975年

7月15日 晋普山煤矿建成投产。


公元1976年

6月 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队抵沁水下川进行旧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10月 高平全县集市贸易重新开放。


公元1977年

7月1日 阳城红卫水渠改建工程竣工。渠长15公里,流经4个乡镇的22个生产队,可浇地2.2万亩。


公元1978年

1月 晋城电器厂试制成功E61型和FE90型两种发电机,为本省填补一项空白。

4月 沁河殷庄公路大桥竣工,全长90米,单孔,为华北第一座跨度最大的曲拱桥。


公元1979年

3月22日 阳城陶瓷厂获1978年全省陶瓷出口产品质量第一名。

11月8日 阳城缫丝厂生产的梅花牌(SE)桑蚕丝,获国家金质奖章。

12月 高平化肥厂被化学工业部树为全国小氮肥厂战线红旗。


公元1980年

1月 晋东南专署伯方煤矿建成。


公元1981年

2月 太行印刷机器厂制造的TE202型对开平台印刷机,被第一机械工业部认定为“质量信得过”产品。

同月 《赵树理生平与创作》一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8月13日 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到高平视察,在省、地、县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上讲话。


公元1982年

7月29日~8月3日晨 阳城、沁水暴雨成灾,损失惨重。


公元1983年

8月6日 彩色科教片《农民的心愿》在晋城东四义村开拍。

8月16日 撤销晋城县,设立晋城市为省辖县级市,由晋东南地区行署代管。


公元1984年

6月16日 山西民航为沁水机播草籽2万亩,获得成功。

7月上旬 在晋城硖石山青莲寺内发现北宋政和八年《罗汉碑记》碑刻。

8月12日~17日 日本蚕桑专家林雄次郎到阳城、沁水等地考察。

8月21日 英国医学专家托维夫妇到陵川县考察。

9月1日 中顾委主任、军委主席邓小平为《太行日报》题写报名。

10月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晋城》,开始放映。


1985年

4月30日   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试点的请示》。批文称:同意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晋城市升为地级市,并设立城区和郊区。将原晋东南地区的沁水、阳城、高平  、陵川县划归晋城市管辖,将晋东南地区的其余9县划归长治市管辖。

5月中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在晋城市进行手动泵现场试验。已送达晋城市手动泵77台,使巴公、北义城等7个乡镇20个自然村吃上了安全卫生水。

5月26日   晋城市开始组建,崔光祖任中共晋城市委书记,薛荣哲任晋城市代市长。

6月18日   沁水县东峪乡雨井山地段,发现古长城遗址。遗址全长2.5公里,城墙底宽3.8米,部分地段高0.7米。古长城为东西走向,随山势蜿蜒起伏,东入长子县与丹朱岭古长城相接,西抵安泽县境内。据省文物局长城考察队确认,这段古长城为隋代以前所建,迄今至少有1300年历史。

6月20日   晋城市新建的泽州路、凤台街、新市东街的街基工程竣工。

7月9日    高平县唐庄村在二级公路施工中,出土了一口青石棺。石棺比现代木棺略大,棺体四周有24孝图,棺内仅有尸骨。文物部门初步鉴定为宋代之物。

8月1日    晋城市委、市人民政府筹备组正式挂牌办公,新印章同时启用。

8月上旬    阳城、高平、城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雹灾、风灾。

8月15日   晋城市城区、郊区组建工作结束。晋城市城区包括原晋城市的城关办事处和西上庄、钟家庄、北石店3个乡镇;晋城市郊区包括原晋城市的其余26个乡镇。

8月23日   全市第一个标准游泳池——王台铺矿游泳池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3日    沁水县蒲剧团创作演出的重现抗日民族英雄、原国民党98军军长武士敏将军英雄业绩的大型现代戏《武士敏》,在周围各县上演达80多场。

9月25日   政协晋城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晋城召开。会议选举李天昌为政协主席。

9月26日   晋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晋城召开。会议选举赵连胜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荣哲为市人民政府市长,史一大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玉川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0月3日   山西省重点投资建设的太洛(太原至洛阳)公路、晋张(晋城至张路口)公路通车剪彩。省委常委、副省长白清才出席剪彩仪式。

10月25日   阳城县南部山林发现7群猕猴,约有1000余只。

同日   郊区北义城乡朝阳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2名矿工被困井下。市委、市政府当即组成抢险指挥部全力抢救被困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命令北海舰队青岛大队24名潜水员乘飞机赶来救援。经过11天抢险,除7人遇难外,被困井下11天的15名矿工安全脱险。

11月7日   晋城一中庆祝建校四十周年。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题写校名,市委、市政府领导崔光祖、薛荣哲、成葆德到会祝贺。

11月11日   中国民主促进会晋城市支部成立。

11月20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晋城市支部委员会成立。

12月28日   太焦铁路复线电气化铁路长北至月山段开通并交付使用。


责任编辑: 冯慧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