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0-01-07 10:59: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一、顺利完成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高质量完成机构组建、人员转隶、职责调整和“三定”印发等20项改革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全面领导,彰显了晋城特色,市委市政府组织构架实现整体性重构,部门职能更加清晰顺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跟踪问效开展党政机构改革评估。对改革后市级机构运行、“三定”规定执行、部门间职责配合等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部分机构的内设机构、事业单位和科级职数,促进部门运行更加顺畅、执行更加有力。

  三、扎实推进市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协调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保险、人员安置、国有资产处置等问题,印发市级19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方案。各涉改单位正在按照方案抓紧组织实施。

  四、结合晋城实际创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了五个领域执法队伍职责划转、机构组建、执法队挂牌、负责人任命、“三定”规定印发等工作,在市区两级“5+1”领域探索实行“两上两下两分离”管理模式,在县级生态环境领域探索“局队合一”新模式,改革稳妥有力。

  五、全省首家市县两级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机构改革中,市县两级全部组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级集中了29个部门313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新设3个事业单位,全力支持市审批局构建“一局五中心”运行模式,助推改革持续深化。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大力推广我市的改革试点模式。

  六、全省率先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84个乡镇(街道)全面实行县派出乡镇统计员制度和片区首席统计员制度。市县各调剂84名共168名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用于乡镇统计工作。

  七、先行先试开展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试点。选取市水务局、市能源局、市文旅局开展履职评估试点,考察事业单位履职和绩效情况,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八、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水平。为632家行政事业单位更换了机构编制管理证,为机构改革涉及的845名转隶人员办理了转隶手续;办理上下编手续865件、事业单位登记事项408件、法人年度报告事项475件。

  九、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建设。研究制定了编委和编办工作规则、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意见、编制使用核准入编备案流程,机构编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基础更加扎实。

  十、圆满完成全市提升“三基建设”基础工作专项行动。督促指导市县两级3100多家单位重新制定和完善“一目录三手册”,开展了专项检查和情况通报,全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有力。


责任编辑: 莫潞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