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0-01-07 09:35: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一、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组织制作实用性强、传播率广、群众易接受的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制作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定期发布疾病防控知识,让疾病防控知识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二、免疫规划工作。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设置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三、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传染病诊疗机构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全覆盖。对传染病疫情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和法定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前三季度通报位居全省第一。
  四、结核病防治工作。市级耐药定点医院开展了快速药敏监测。耐药结核病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和新涂阳患者耐药筛查率两项重点指标居全省前列。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100%。
  五、艾滋病防控工作。全人口检测覆盖率、治疗覆盖率、CD4检测率位居全省前列。在城区试点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围绕“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主题启动了“防控艾滋社区行”行动。
  六、慢性病防治工作。在2019年山西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晋城市市级排名第二。2019年的死因监测工作通报中,我市全省排名第二,被推荐为国家级死因监测工作先进集体。泽州县获得“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先进项目点。全市2019年新创建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20个;6个县(市、区)均开展了“三减三健”专项行动。
  七、地方病防治工作。通过食用碘盐、改炉改灶,气化、电化等清洁能源改造,改粮搬迁、牛羊免疫等多种综合防治措施的不断强化,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实现了持续消除目标;燃煤污染型氟中毒达到了持续控制目标;布病发病逐年下降,稳定控制。
  八、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全市尘肺病患者回顾调查及随访工作,累计调查尘肺病患者3001人。全面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及现场检测工作,该项工作在全省其他地市皆为空白。
  九、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狠抓慢性病防控源头治理,重点开展了公共场所、空气雾霾、生活饮用水、食品安全风险、学生常见病危害因素监测以及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工作,为慢性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乡宁“3·15”山体滑坡救援现场预防性消毒任务和“二青会”晋城赛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 茹妮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