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工商局2017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7-03-13 10:26:51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在做好“五证合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多证合一”改革。

    ——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快速退出机制。

    ——积极探索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

    ——提高企业注册便利化、电子化服务水平。

    ——提升企业注册登记服务水平。

    ——加强窗口服务效能建设。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加强对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年报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加强对年报工作的督导力度。大力进行年报数据分析利用,认真做好年报总结工作。

    ——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要在对企业年报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基础上,要在今年实现监管工作全覆盖。结合晋城实际,认真完善“一单二库一细则”,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年底前实现随机抽查全覆盖,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在晋城健康起步、顺利运行。

    ——加强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对违法市场主体加强信用监管力度,依法实施吊销营业执照、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等惩戒措施,加快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促进社会共治,建立诚信社会。

    积极开展消费维权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实施办法。

    ——强化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进一步推进“红盾质量维权行动”。

    ——强化重点领域重点时期消费维权工作。强化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强化旅游景点服务消费维权。强化热点问题消费维权。强化节日期间消费维权。推进12315“五进”建设。

    有效加强市场监管

    ——突出重点、扎实有序推进市场规范管理工作。继续推进诚信市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成品油市场监管。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深入开展“2017红盾护农”行动。抓好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工作。

    ——服务至上,将服务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监管有机结合。严格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向农民宣传农业科普知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特别是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监管。

    全力推进信用建设

    ——突出“合同格式条款监管”重点,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完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机制,促进“守重”申报公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创新“合同帮农”机制,推进合同农业,促进和服务“三农”发展。

    ——依法实施动产抵押登记和拍卖备案,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大力推行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当事人合同行为。

    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围绕市场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竞争执法为重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继续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为企业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

    ——围绕重点领域和行业,继续深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

    ——继续加大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对传销的高压严打态势。

    加大落实商标战略

    ——围绕传统优势、大众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基地、乡村旅游项目等四个领域,申报一批商标。

    ——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两个节日,宣传商标法规。

    ——立足优势特色,培育一批企业。

    ——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帮扶活动。

    ——开展“双打”行动,完善保护机制。

    积极开展广告监管

    ——切实增强广告监管工作的敏感性,强化广告导向管理。

    ——积极拓展监管领域,把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作为今后监管的重中之重。

    ——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互联网平台等的信息协作,推进社会共治。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非公党建力度

    ——进一步理顺非公党建工作机制体制,配强党建工作力量。

    ——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继续推进“两个全覆盖”工作。

    ——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两个作用”发挥,促进全市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积极开展经济检查

    ——积极配合市治超办开展工作。

    ——以查办大要案件为突破口,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

    强化“12315”平台建设

    ——做好消费维权受理、分流、转办等业务的实施和指导。

    ——认真开展“12315开放日”活动。

    ——完善督察回访制度。

    ——做好“山西消费维权手机投诉平台”全面推广工作。   

    ——定期进行消费分析和消费提示。

    拓宽消费投诉调解渠道

    ——更好地开展消费维权工作。编印和免费赠送有关消费维权宣传资料。
   
    ——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职责,根据消费投诉情况,开展热点行业的消费调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对投诉进行调查和调解。

    ——发挥媒体的作用,积极发布消费提示,向广大消费者传播科学、文明、健康、安全、理性的消费理念,提高广大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继续与市中院联系沟通,建立消费纠纷快捷法庭。(供稿:晋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责任编辑: 冯慧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