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制度约束、监督防范、文化浸润、产业赋能、治理凝聚协同发力,多维度、一体化推进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清廉动能”。
制度固廉规范权力运行。全市各村坚持从源头入手,推动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透明化。东圣社区探索“三方联建”机制,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协同治理新格局,明确权责边界,推行“一汇报、两评议、三落实”议事制度,促进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南山村创新“靠村务公开管干部、靠村规民约管群众、靠星级评定管党员”的“三靠”治理路径,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推动村务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大箕村通过“三破三立”管权力,完善小微权力清单,推动监督具体化、清单化,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监督护廉织密防控网络。各村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推动线上线下监督深度融合。北石店社区打造“线上云监督+线下实监督”模式,建立“15+1”闭环处理机制,居民通过小程序实时上报问题,实现“接诉即办”。黄城社区推行“三员合一”监督机制,整合纪检委员、监委会主任、纪检监察联络员职能,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马村村结合“三员合一”拓宽监督方式,推动“三资”“三务”全面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
文化润廉培育清廉土壤。各村深挖本土廉洁文化资源,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铁炉村以“梨”喻“廉”,提炼“忠诚、高洁、清廉、担当”的梨花品质,打造“廉梨”文化品牌,将廉洁元素融入村庄肌理。皇城村以陈廷敬廉政思想为核心,打造家风家训馆、陈氏家风大讲堂,推出“弘扬传统文化·品鉴陈氏家风”主题研学线路,让廉洁文化可感可触。上庄村依托王国光廉政事迹,打造廉政文化馆、廉政文化园,实现“四亮四有”,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浓厚氛围。
产业促廉护航健康发展。我市各村将清廉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廉洁护航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丈河村依托“五廉协同”机制,发展乡村旅游、中药材种植,推动村集体经济与清廉建设同频共振。秦家庄村以“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设施蔬菜、水果采摘等产业,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保障产业在阳光下成长。尉迟村借助“树理小镇”建设,推动“党建联盟+国有企业+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模式,实现清廉乡村与产业效益双提升。
治理强廉共建共享格局。我市各村通过机制创新,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郭河村通过“党员积分制”“星级文明户”等机制,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推动村风民风持续向好。下沃泉村推行“全民参政议事工作法”,将村民划分为议事小组,轮流参与村务议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侯村村创新“四扩大、五必须、八公开”制度,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全面公开,形成“人人可监督、事事可参与”的治理格局。
“清风徐来,廉润晋城。我市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切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了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继续以廉为笔,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书写风清气正新篇章。(郜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