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记者从“‘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市能源局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建设能源革命的领跑城市”战略定位,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全市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能源经济稳健运行,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更加凸显。全市能源规上工业产值从“十三五”末的831.7亿元增长至2024年底的1879.5亿元,增幅125.9%;能源产业增加值从526.3亿元提升至985.2亿元,增幅87.2%。能源行业贡献了全市约50%的GDP、60%的工业产值、70%的税收和8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成为当之无愧的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和“硬支撑”。
能源生产持续增强,安全供给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坚决扛起能源安全保供的政治责任,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从9221.5万吨标煤提升至11474.9万吨标煤,增幅24.4%,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煤炭产量稳步提升,原煤年产量由1.19亿吨增长至1.48亿吨,增幅24.3%。煤层气产业跨越发展,累计投资140亿元,新增钻井2400口至1.2万口,地面利用量从35.9亿方提升至54.8亿方,增幅52.6%,产量、增量持续领跑全省。电力装机规模显著扩大,新增311万千瓦至919万千瓦,外送电量稳定在160亿度以上。晋城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煤、气、电、新”多能协同、多元互补的能源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绿色智能转型加速,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更加强劲。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着力提升能源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累计建成智能化矿山41座、绿色矿山41座,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7%。煤层气全产业链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全国勘探程度最高、产能规模最大、开发利用最成熟的产业化示范基地,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完成率达到69%,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3.3%,电网架构持续优化。坚定蹚出“黑色资源绿色开发、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转型新路。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绿色低碳的“风向标”更加鲜明。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方针,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1%,超额完成省定目标。“1+8”用能预算化管理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示范案例全国推广。通过深入开展能效提升行动,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较“十三五”末减少282万吨。近五年,全市以年均2.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7%的经济增长,探索出了一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能源服务成效突出,普惠民生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能源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能源服务正从“用得上”向“用得好、用得绿”不断升级,城乡居民气化率超过95%,清洁取暖覆盖率城市和县城达100%、农村地区达81%,在国家清洁取暖试点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充电基础设施实施“抓两头、控中间、优主体”“三个一批优存量”“统建统服”等举措,桩车比达1∶5.7,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