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道德榜样力量 弘扬崇德向善风尚

发布时间: 2025-11-17 09:57:44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好人是精神坐标,文明是城市灯塔。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域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宗旨,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持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向上的浓厚氛围,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汇聚凡人微光  打造“德润之城”

“能为晋城的好天气、好环境出一份力,我很高兴。”11月8日上午,在物茂广场,省级“新时代好少年”——凤台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张帅钰正利用周末时间参加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她品学兼优,多才多艺,自9岁起便担任红领巾讲解员,先后走进团史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英烈事迹,并主动参加植树护绿、捡拾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张帅钰

72岁的退休干部张新虎一有空就在晋城博物馆开展义务讲解活动。20余年来,他积极参加图书馆、博物馆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年龄最大、服务次数最多的义务讲解员;为残疾人引路、购物、接站、修理家电等;还先后资助8名大中专学生,提供资金帮扶5万多元。2023年,他荣获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称号。

张新虎

凡人善举,最动人心。近年来,我市坚持思想引领、典型示范,持续深化道德典型选树,培育打造“德润之城”道德建设品牌。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加大“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事迹学习宣传,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累计推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名,省级好少年29名,市级好少年269名。通过广泛推荐、层层把关、部门审核、社会评议等路径,评选表彰各级各类好人模范先进典型1536人,其中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中国好人榜”上榜79人,省级道德模范先进典型112人,国家级先进典型数量居全省前列,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健全选树机制  厚植精神沃土

2018年初冬,一位“红衣女孩”在文昌东街跪地抢救受伤男子的视频传遍网络,感动无数网友。她是市人民医院护士郭蓓蕾,4分钟急救400次按压,为挽救伤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2019年,她被授予“晋城市第十二届见义勇为分子”称号。经过层层推荐,2020年,她被授予见义勇为“中国好人”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给我带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时刻激励着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服务病患。”她说。

郭蓓蕾

危难时刻,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同样感人的故事发生在阳城县润城镇柏沟村聋哑居民刘小四身上。2022年11月,一名6岁男童在玩耍过程中不慎掉进近4米深的化粪池。戴着助听器在附近干活的刘小四听到呼救后,奋不顾身跳入化粪池,经过1分多钟摸索,将男童托举出池面,顺利脱险。此刻,虚弱的刘小四浑身上下打着冷颤,因多次呛入粪水呕吐不止。2023年,他被授予“山西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经过层层推荐,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刘小四

我市以打造“德润之城”道德建设品牌为核心抓手,开设“身边好人线索征集”网上专栏,开展“寻找身边的文明故事”征集活动,将选树范围延伸至各行业领域,广泛发动干部职工、身边群众踊跃参与,持续发现、挖掘、选树身边典型,进一步扩大先进典型“蓄水池”规模,深耕孕育典型的“土壤”,先后涌现出热心文保公益事业的张秀荣,带领队友参与寻找走失人员、溺水打捞和山地救援的于建敏等“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代表。他们的善行义举如星火燎原,构筑起城市文明的精神坐标。

落实礼遇帮扶  弘扬崇德向善

“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很多荣誉,我始终心怀感激,愿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57岁的刘平贵大姐谈起今年7月在北京参加全国“诚信之星”授奖的场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刘平贵是城区北石店镇南石店村村民。2010年,一场暴雨冲垮了他们夫妇10多年苦心经营的面粉厂。她毅然转身,翻过2米高的围墙,蹚着没过腰身的洪水,从办公室抢回7本湿漉漉的账本,开启了漫长的诚信还粮之路。2016年,中央文明办为他们发放了近8万元帮扶款,当时还身背7万多元债务的夫妻俩,毅然拿出一半捐给了4名“晋城好人”和2名大学生。今年春节前,中央文明办慰问组送来2万元慰问金,他们又全部捐赠给西藏地震灾区。在捐助钱物的同时,刘平贵夫妇还走进社区、学校、工厂开展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故事宣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刘平贵夫妇

同样令人敬佩的还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陵川县西河底镇西河村村民姚何林。一个失去双手的残疾人,胸怀坚韧与大爱,救助、治愈、抚养了两个被遗弃的唇腭裂孩子。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姚何林经过考试、面试,成为陵川县残联专职委员,深入了解西河底镇残疾人的需求和困难,为大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工作中,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勇敢面对生活、树立信心,并积极为残疾人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医疗等问题。在他的努力下,许多残疾人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找到了人生价值。

姚何林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先进典型引领思想道德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宣传作用,组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广泛开展基层巡讲、事迹分享等互动活动,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稳步提升。不断健全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长效机制,完善物质奖励、节日慰问、社会保障等方面激励机制,组织道德典型到先进地区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实现礼遇帮扶常态化,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让善行义举蔚然成风,文明之花竞相绽放晋城大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