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十四五”期间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10月16日,记者从“‘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统筹抓好 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市政治社会大局的持续安全稳定。我市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连续13年位列全省第一。
聚焦风险防控,打造安全稳定的平安“高地”。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创新完善“打防管控建”一体化机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始终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严打严防高压态势,实现连续15年现行命案即发即破,破获最长跨度达3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15起。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大对群众深恶痛绝的“村霸”“乡霸”“沙霸”等突出黑恶犯罪的专项打击,今年以来共打掉各类“霸痞”89个。全力做好社会面治安防控,主城区26个警务站全面启动、24小时运转,巡警、交警最大限度陈警街面,全面落实主城区巡处一体化机制,有效提升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与违法犯罪碰撞率,实现“1+1>2”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全市主城区街面打架类警情同比下降55%,治安案件数实现连续5年下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赵树理调解法”“三长+N”特色机制,全市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保持在97%以上。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全省最低,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突出改革创新,创建规范高效的智慧警务。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全面实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工程。聚焦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并投入实战使用,完成“一市一台”接处警模式改革,全市报警电话全量接入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初步构建起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接处警指挥通道。以“低空警务”为抓手,积极探索无人机在治安巡逻、抢险救灾、案件侦查、交通管理、活动安保等多场景应用,提升了新技术装备对实战的支撑效能。建立全省首个虚拟解剖检验实验室,不仅填补了全省法医检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刑事案件侦查、非正常死亡、死因鉴定等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技术支撑。
紧盯民声民需,夯实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出“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推出便民利民举措,开设“潮汐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完成全市7个出入境窗口改造升级,出入境大厅规范化建设和移民事务服务站建设工作全省领先。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和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工作,目前已开展机动车年检、补换领驾驶证、驾驶证注销可恢复、普通护照申领、往来港澳通行证申领、往来港澳签注签发6个“全域通办”事项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常态化服务企业发展,2023年以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504家,帮助化解纠纷278起,解决难题335个。近年来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我们全面强化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启动市局机关警力下沉工作机制,先后抽调2000余人次支援基层安保,与基层民警联勤联动,实现了大型文体活动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