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就业优先战略,积极落实“七抓就业”工作举措,持续强举措、拓市场、提服务,推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611人。
多源挖潜扩容岗位供给。聚焦“1+5”现代产业体系,结合以工代赈项目用工需求,着力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挖潜扩容就业岗位,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在新质生产力、能源、文旅康养等领域,累计开发各类岗位9.56万余个,保障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精准对接搭建就业桥梁。常态化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职引未来”“民营企业服务月”及“晋城就业”抖音号、“晋城人才网”视频号等线上求职招聘活动166场,达成就业意向2.44万余人。
分类施策帮扶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大学生,联合市工信局成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国企就业工作专班,探索制定10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国企就业的工作举措;出台《2025年晋城市人社系统就业服务专员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落实落细政策宣介、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档案代理、就业见习等服务,坚持将大学生“抱在怀里、暖在心上”。兜底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将长期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退役军人等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就业困难认定,实施就业兜底帮扶;积极动员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开发辅助社会管理、基层服务、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全市稳定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达3000余名。
定向培训提升职业技能。精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等9项重点任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越来越多劳动者走上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特别是在基层基础设施等项目实施中推行以工代赈,开展针对以工代赈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完善城乡设施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群众收入。
链条帮扶促进创业带动。进一步优化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机制,主动上门服务,开展集中上门受理,贷审流程快办快审,对贷款即将到期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及时续贷,保障小微企业正常运行。截至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余万元。同时,因势利导优化完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切实提升创业孵化成效,市县两级13家创业孵化基地孵化企业52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赵珂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