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非送“光明”

​——晋城市眼科医院医疗队援吉布提“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 2025-05-13 08:39:20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谢谢中国!谢谢晋城!”当地时间5月7日上午,远在东非吉布提的塔朱拉,男孩尤素夫(音译)重见“光明”,他的爸爸用中文向远道而来、医术精湛的晋城市眼科医院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据了解,今年12岁的尤素夫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眼视物模糊,由于年龄小,加之手术难度大,辗转当地多家医院都未能成功。听说有中国医生在这边做手术,他们来到中国援建的基地医院碰运气。面对这个在当地遇到的年龄最小的患者,医疗团队通过与家长多次沟通,决定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并制订了详细治疗方案。局部麻醉对医生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本次医疗队队长、副主任医师田妍顺利完成了男孩左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切开术”。术后第二天,尤素夫左眼的视力达到0.25,孩子爸爸非常激动,专门向志愿者学习中文表达谢意。

2021年12月,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香港共享基金会签订了援吉布提“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合作备忘录,计划在3—5年内,在吉布提免费实施6000—7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进一步拓展我省援外医疗合作领域,丰富我省对外援助内容。今年4月初,根据省、市、区卫健部门安排,在香港共享基金会组织下,中国(山西)第五批医疗队由晋城市眼科医院整建制组队,派出8名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赴非洲吉布提,计划在两个月时间里,为当地群众完成1000例以上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援非医疗是对我院医疗水平和技术的肯定,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大家积极踊跃报名,展现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市眼科医院院长薛琴芹介绍,“当前我院熟练开展此项手术的医生共有6名,我们专门派出了眼一科主任田妍、眼二科副主任孔云雷及护理部副主任等组建的援非医疗队,把优秀的医生和技术送到非洲人民身边。”

田妍医生的援非日记里,记录了他们在非洲遇到的各种困难:入户筛查的路上,坑洼、碎石、陡坡接二连三,越野车一路颠簸,我们在车里被甩来甩去;当前的高温天气堪比烤箱,我们的“亚洲黄”进阶为“非洲限定版焦糖色”;目前最长的一次,早上8点10分进手术室,晚上8点多才结束,好在战果丰硕,40台手术意味着40个非洲兄弟姐妹、40个家庭有了“光明”的未来……

“跨越山海,光明与共。我们要让更多被白内障遮蔽的眼睛,重新看见撒哈拉边缘的星光。”医生的初心竟是这般浪漫。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田妍、孔云雷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在有限的器械条件下完成一个又一个合并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黑核等高难度白内障手术;胡冬生、赵强两位男医生用精心细致的筛查,尽力留下满怀期待前来就诊的患者,给他们以复明的希望;张娟护士长精准的术前生物测量为手术安全和疗效护航;护理人员王贝贝、张䶮、张诗埼用自己的行动和笑容,给予患者力量和安慰。

16岁的库伊娜因先天性白内障几乎失明,去年中国援非医生为她的右眼做了手术,这次又顺利完成了左眼手术,成功植入人工晶体。库伊娜第一次看清周围的世界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我能看见了!谢谢中国医生!”

72岁的哒哒(叔叔)坐轮渡来塔朱拉手术,因拖延时间过长,其双眼晶状体变得又黑又硬像石头一样。经过手术,老人的裸眼视力恢复至0.8,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当地一名志愿者的妈妈今年68岁,老人家看不见已有数年。如今,术后第一天视力便恢复至1.0,老人家很激动:“嘎达给(音译,谢谢)!中国医疗队了不起!”现在,她成了手术治疗的“宣传员”,向周边群众广泛宣传做手术的好处。截至5月7日,医疗队共筛查患者668人,顺利实施白内障手术355例。

当地高发的气候性滴状角膜病变,让许多人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也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多挑战,让原本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手术变得时间更长、更复杂。“非洲人民需要我们,我们会尽己所能帮他们重拾‘光明’!”这是医疗队队员的承诺,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生动的注脚。(李红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