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里 奋进高平”系列报道之改革创新
“三维”发力拓新局
高平市蹄疾步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从越来越便捷的政务服务到越来越完善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体系,从更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到更有温度的惠民政策,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成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
近年来,高平市认真贯彻中央改革部署,全面落实山西省委、晋城市委改革要求,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从力度、深度、广度三个维度全面发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经验在全省推广,“六个一”集成改革全面破题,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农村“四块地”、民营企业发展等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拓开了高平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崭新局面。
加力社会治理改革
“一张网格”增效能
“我刚想打电话,你们就到了!”
3月4日一大早,位于高平市南城街道龙渠社区南内环街与建设路交叉口一处井盖损坏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市民杨征正想打电话报警,没曾想,高平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已经赶到了现场处理。“你们怎么知道这里有井盖损坏?”诧异之余,杨征显得有点好奇。
“我们在全市都布设了智慧探头,再加上1890名网格员助力,任何安全问题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现场工作人员说,网格员将事项上报至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情况,实时立案,一键批转。接到指令后,工作人员会立即前往现场处理。从交办到处置,耗时仅十几分钟。
图|一枚印章管审批
这只是高平市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缩影。2021年6月8日,高平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揭牌成立,结合“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格管治理”“一个体系管应急”“一个平台管调度”“一个终端管服务”的六个一集成改革,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整合归集部门、行业、乡镇之间的数据信息,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探索“网格化+智慧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图|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相当于把‘人、事、物’联了网。”高平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主任周波介绍说,作为“城市大脑”和“指挥中枢”,指挥中心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线更多领域的特色应用,构建起“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奋力打造全省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平样本”。
“网格化+智慧化”社会治理模式让管理不留盲点,破解了基层普遍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治理难题。去年以来,高平市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6190件,已办结6082件,办结率98.26%;回访4713件,回访满意4518件,回访满意率95.86%。
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本制”审批赋动能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农商智慧城项目的建设现场,上百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这个投资2亿元的现代化农业商贸综合体项目,从报建审批到开工建设仅用了32天,还省去了30多万元的编制费用。这都得益于高平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创新探索的“一本制”项目审批新模式。
“因为我们的项目建设体量比较大,涉及了14个审批事项,如果分别单独办理的话,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光材料编制费用就要不少钱。现在由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为我们全部免费代办,为我们企业极大地节省了经济和时间成本。”公司副总经理吴筱娅对“一本制”项目审批模式很是满意。
“一本制”是指针对企业投资项目涉及的一些审批事项,以政府统一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机构编制综合报告,给出审批结果的一种办法。
“以前企业自己找机构编制相关报告,一般至少得两个月。因为编制机构不同,编出来的报告也缺乏整体性。”高平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郜华伟说道,“农商智慧城项目实践证明,由企业自费编制的各类审批和承诺材料,改由政府部门组织专业机构代办后,最大程度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大大压缩了材料编制和修改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可以说,‘一本制’项目审批新模式,为全省提供了一个承诺制改革范本。”
全面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行动,是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的创新举措,是优化经济生态、加快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高平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充分拓展释放“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的引领撬动效应,扎实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承诺制”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力推进“标准地”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全代办”服务,变企业“跑腿”为开发区“跑腿”。
紧紧抓住流程再造的“牛鼻子”,去年,高平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向开发区授权30项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向其赋权21项,指导开发区完善审批服务功能,加快区域评估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全方位推动高平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汇聚新优势。
推广数字化改革
助推振兴惠民生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到寺庄镇釜山村,只见一栋栋蔬菜大棚坐落有序、已成规模。走进大棚内,北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长势喜人,种植人员崔海玲夫妇正通过手机对大棚进行通风、浇水、施肥等一键式操作。“现在棚内的温度是23.9℃,湿度是53.7℃……”有着18年种植经验的崔海玲夫妇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传统大棚数字化升级改造带来的便利。
图|让蔬菜住进“智慧家”
釜山村共有蔬菜大棚20栋,由于传统种植人工投入较大、费时费力,经济效益较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去年10月份,高平市农投集团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这20栋大棚为试点,对大棚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上线“方圆村智控系统”,实现对蔬菜种植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温室内水肥一体、雾化喷药、卷帘卷膜、灌溉等操作科学化、简单化,达到蔬菜种植的智能化管理。
让蔬菜住进“智慧家”,是高平市数字赋能现代农业的积极探索。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高平抢抓时代“风口”,以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全链条、农村治理各领域、农民生活各方面,对乡村振兴形成有力推动。得益于同样的数字化改革成效,“5G智慧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优质医疗服务。
生命体征采集、智慧输液系统、智能床旁宣教……走进高平市人民医院住院二部老年科,“零距离”与“高科技”,是我们对住院部环境的第一印象。据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院长李军介绍,“5G智慧病房”是去年成立的一项新兴病区改造项目,将覆盖全院的5G网络与医院管理流程深度融合与优化。
图|5G智慧病房
从远程会诊、应急救援到床旁智能呼叫、智能输液系统,“5G智慧病房”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为病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
作为全省首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县,高平市积极推进VR探视、远程手术示教、移动远程会诊、远程超声等5G重点示范应用,全力构建5G医疗生态产业链。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5G医疗卫生行业标准项目组公布国家首批5G医疗应用优秀案例,涵盖远程医疗、患者服务、研究探索三大类别。其中,高平市医疗集团被评为优秀案例甲级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医院。
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举措的稳步实施,持续推动高平市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赢得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