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公开审理一起涉案金额2100余万元的集资诈骗案。与往常不同的是,旁听席上坐着30余名来自城区二圣头、东圣、黄城社区的网格员代表。这是市中院推出的“庭审+网格”普法新模式,旨在通过沉浸式法治教育提升基层反诈能力。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刘某某作为晋城某担保公司法定代表人,在2013至2014年间,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85名受害人非法集资2100余万元。所获资金除少量用于支付工资外,大部分被转移挥霍。
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证据展开激烈交锋。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让网格员们直观了解了司法审判程序和集资诈骗的犯罪特征。
“庭审每个环节都彰显司法公正,让我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黄城社区网格员刘路芳在休庭后表示。二圣头社区网格员王沙丽则特别注意到:“法庭充分保障了被告人诉讼权利,同时向社会传递了防范非法集资的重要警示。”
参与旁听的网格员们纷纷表示,这场沉浸式法治教育课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集资诈骗的犯罪手法和危害性,更切实提升了自身法律意识和反诈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定要把“庭审见闻”转化为“防诈指南”,筑牢反诈防火墙。
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是该院“穿透式”普法的创新实践。通过让基层治理“前哨兵”亲历庭审,既强化了网格员法治思维,也为社区反诈宣传培育了骨干力量。下一步,该法院将持续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典型案例“现场教学”、法官“以案说法”等形式,把法治教育延伸到社区街巷,为建设平安晋城贡献司法力量。(太行日报·晚报版 记者柴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