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蜱虫已开始活动。为掌握我市蜱虫的分布、种类、密度、活动规律以及携带病原情况,科学预防蜱传疾病,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近日,晋城市疾控中心联合沁水县疾控中心、陵川县疾控中心开展病媒生物蜱虫监测工作。
蜱虫俗称“草爬子”,多栖息于草丛、灌木、树林及动物体表,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使人、动物患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危害。
专业人员通过“体表检蜱法”对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的20只羊和40只犬身上寄生的蜱虫进行监测采集,共采集寄生蜱数量257只,蜱密度指数为12.85。
通过“布旗法”对农村外环境、城市公园和景区等地进行监测,共拖蜱3000米,共采集游离蜱193只,蜱密度为6.43〔只/(布旗100m)〕。
本次还对采集的蜱虫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采集的部分蜱虫带回市疾控中心进一步进行病原学检测,了解病原携带情况。
蜱虫虽小,却关乎民生大健康。此次市县疾控紧密协作,精准获取了我市蜱虫种类、密度等关键数据,发现我市蜱虫活动已进入活跃期,后续将通过病原学监测掌握病原携带情况,为我市蜱传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1、户外防护
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脚和袖口,减少皮肤暴露。
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
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
2、归来检查
仔细检查全身皮肤、衣物和宠物,特别是耳后、腋窝、腹股沟等隐蔽部位。
如发现蜱虫叮咬,切勿强行拔除,应使用镊子夹住蜱虫头部缓慢拔出,并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