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破解“停车难”

文字解读 | 让停车更省心出行更顺畅

发布时间: 2025-11-20 09:00:00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为改善我市机动车停放秩序和环境,有效缓解城市停车矛盾,着力提升城市停车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市出台关于解决“停车难”问题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整合优化部门职能、建立健全城市停车管理体制机制,狠抓九项重点任务,全面形成“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属地主责、一地一策、协同治理,实现中心城区停车治理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

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停车普查工作,详细掌握停车供需现状。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及时将停车设施用地纳入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做好用地管控;建立停车规划评估反馈和跟踪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停车配建要求及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二是有序增加停车供给。加强用地空间保障,挖掘各类土地资源,积极利用拆违用地、边角地等闲置用地建设临时停车场;支持利用城市广场、学校、公园绿地、体育场以及交通枢纽、公交场站等公共设施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推进老旧小区、保障性住房、城中村回迁安置房内部停车资源的改造挖潜;合理施划路内停车泊位,对新开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增加路内停车泊位供给。

三是全面盘活停车资源。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建车位的出售与出租监管,解决只售不租难题,确保小区闲置停车位100%开放,充分释放住宅小区停车资源;建设社区共享停车示范点,研究建立社区停车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提高停车位利用效率。全面推广停车资源错时共享,鼓励具备安全管理条件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办公建筑的停车设施,在满足自用的情况下对外开放,实行错时共享;充分释放已建地下人防停车资源,增加有效供给。

四是构建智慧管理体系。优化升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提高停车实时动态管理效能;迭代改进公众号、小程序等移动端软件,优化用户体验;制定停车数据接入标准,将市区所有新建、改造、调整的可利用停车设施纳入全市停车资源数据库,并分步骤实现泊位诱导功能、统一支付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最终实现中心城区停车管理“一网一图一端”的目标。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制定新建建筑超额配建停车设施容积率奖励、鼓励单位和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增建或改建公共停车设施、独立新建公共停车设施适度配建商业设施等一系列规划土地支持性政策;优化简化建设审批手续,对小型停车设施项目和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停车设施项目实行备案制,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无需办理用地、规划手续;严格行政许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停车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推行分区域、分路段、分车型的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抑制不合理停车需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城市停车设施的动力。

六是提升绿色交通水平。针对交通拥堵区域,根据市民出行需求,优化公交线网,增加公交趟次。优化设置公交站点,提升站点覆盖率,提高公交车的便利性、舒适性。鼓励和引导群众调整日常出行方式,积极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机动车出行停车需求。

七是提高执法监管能力。采取分片、包段、定点、定人的办法,通过宣传引导、短信提醒,终端处罚、强制拖离相结合的方式,严查严管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推进执法科技赋能,采用“无人机+智能抓拍+铁骑”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乱停车行为。加强占道经营管理,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对影响交通秩序的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查处。

八是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针对停车矛盾突出的医院、学校、商圈、住宅等区域,精准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实施“一院一策”,针对市医院等医疗机构停车问题,从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加强交通秩序管控、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引导停车分流等方面,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性与舒适度。实施“一校一策”,针对凤鸣小学、星河学校等校园周边交通堵点,采用增加交通微循环、增设校园出入口、设立通学道、落实护学岗、错峰放学机制等措施,实现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畅通。实施“一区一策”,针对大型商业区域、住宅小区,采取新建停车设施、挖潜存量资源、优化交通组织、停车资源共享等方式,缓解停车难问题。

九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规范停车、文明停车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停车付费、合法停车意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采取专栏报道、政策解读、新闻发布等方式,积极宣传我市在解决“停车难”问题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共同营造良好的停车秩序和环境。

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我市成立解决“停车难”问题工作专班,负责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日常治理等工作,定期听取成员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属地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夯实工作责任,超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