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运、寒假、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新权威回应!

发布时间: 2022-01-16 11:30:56 信息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目前全国的疫情形势如何?春运期间如何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一起来关注——

目前全国的疫情形势如何?

我国疫情总体形势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总体上能够做到短时间内有效控制。

天津发生的本土奥密克戎聚集性疫情已经波及到河南省安阳市和辽宁省大连市,天津的疫情仍在持续发展,但是近3天新增加的病例主要集中在隔离点筛查发现,疫情外溢的风险逐渐在降低,需要持续做好隔离点管控工作,相关省份也要继续做好风险人员的筛查和管控,河南安阳的疫情仍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

陕西西安疫情已经进入收尾的阶段,仍需要严密防范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的感染风险以及个别地区的疫情反弹。

河南郑州和许昌疫情近日新增加的病例数呈持续下降态势,疫情出现了好转的迹象,续发传播风险也在逐步降低。

广东深圳新增加的病例均为集中隔离人员发现,疫情风险初步控制。

广东珠海1月14日报告的感染者、广东中山1月13日报告的感染者、上海1月13日报告的感染者,这三个地方的基因测序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多名感染者的社会活动轨迹比较多,存在社区感染传播外溢的风险。浙江杭州1月14日报告的1名本土感染者。目前这几起疫情已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加快风险区域的人员排查和管控。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如何?

截止到1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2898.1万剂次,其中3-17岁的人群接种已经达到47710.8万剂次,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26369.1万人,覆盖全国总人口的89.63%,完成全程接种的是122058.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58%。

国家卫生健康委:当前的防疫总方针对防范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

从全球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流行株。专家们分析研判,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影响我们国家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对防范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是有效的。

交通运输部:防疫交通管控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最近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无故对货车劝返和无故对货车司机提出隔离要求的情况,这些个案已经协调,基本妥善解决。防疫交通管控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严禁擅自在高速公路省界主线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县乡村不得擅自阻断或隔离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总的说,要层层落实,而不是层层加码,不能影响各类重点物资运输、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河南、天津、陕西等地的联防联控机制的交通专班均已实行了24小时值班值守,如果有交通通行和运输保障方面的问题,公众可查询并拨打交通专班的值班电话进行求助。各省应急运输如果有需要协调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专班办公室,应急运输保障电话是:010-65292831。

交通运输部:春运期间为老人儿童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预计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11.8亿人次,日均2950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较2020年同比下降20.3%,较2019年,也就是疫情发生之前的春运,同比下降60.4%。总体看,今年春运将呈现“客流总量中低位运行、客流构成变化不大、节后出行相对集中、时空分布呈潮汐特征”等特点。交通运输部门将强化重点旅客服务保障。关爱帮扶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增加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终端,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落实军人、消防人员依法优先优惠政策。针对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上门售票,专线运行等服务。

教育部:各地高校要做好应急演练

不管是对已经放寒假还是没有放寒假的学校,不管是发生在学校所在地,还是已经返乡的师生,如果出现疫情,就要尽快启动应急方案,这一点对于高校来讲尤为重要。属地和高校的隶属关系,可能会给高校属地管理措施的落实带来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各地各高校在日常情况下就要真正落实应急预案,能够随时启动应急预案。

国铁集团:火车上出现涉疫旅客将采取这些措施

铁路部门制定了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下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如果火车上出现涉疫旅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将涉疫旅客安排在列车隔离席位,进行隔离观察,佩戴N95口罩。

二是立即报告地方防控部门,安排涉疫旅客在前方车站下车,移送地方防控部门。

三是对涉疫旅客所处环境进行封闭,控制人员流动。

四是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将涉疫旅客所处车厢旅客信息推送至国家级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协助地方防控部门采取相关管控措施。

五是对涉疫旅客所处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责任编辑: 常晓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