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征程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宰红斌

发布时间: 2022-06-28 14:49:42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宰红斌,男,汉族,1971年4月出生,1989年3月入伍,1992年12月退役,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四级职员,高级技师,正高级工程师。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宰红斌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带头人。在国家电网这个优秀的平台和三晋大地这片热土的培育下,将宰红斌从一名门外汉培养成了一名专家工匠人才和全国劳动模范。

宰红斌28年扎根国家电网输电运检一线,严谨认真,爱岗敬业,从部队退役成为电力工人后,徒手攀登输电线路杆塔超过3000座,每天巡线走路总路程长达20公里,凭借着努力钻研的自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学习实践,练就了一手查隐患、消缺陷的技术绝活,成长为山西省输电专业的专家人才,实现从退役军人到能工巧匠的转变。他热爱钻研、勇于创新,数年如一日研究实践,厚积薄发捧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奖章,使中国退役军人的发明走向了世界舞台。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取得国内授权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1项,出版技术专著6部,发表技术论文31篇。宰红斌从一名退役军人成长为一名创新达人,他继承发扬师带徒优良传统,累计培养出各类人才30余名,用创新奉献擦亮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先锋底色。

全国劳动模范、“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业人物、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坚守生产一线28年的电力技术工人宰红斌,是山西电力发展历程中用拳拳匠心砥砺淬炼出的一柄“玄铁重剑”,是国家电网输电运检工作一线摸爬滚打、厚积薄发,最终一鸣惊人的“绝世高手”。

“钉子”精神不褪色 千锤百炼成专家

1989年,18岁的宰红斌带着青春的梦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开始了部队生涯。学军事、学地质、学机械、学加工制造,在部队工厂一干就是4年。他加工制造产品效率高、质量好,是部队的技术骨干,年年被评为“红旗设备操作手”。四年的部队生涯将宰红斌锤炼成了一颗标准的“螺丝钉”。

1993年转业到晋城供电局后,宰红斌成了一名输电运检工人,日常工作就是攀爬几十米高的铁塔,逐基逐塔对电线进行诊断,复杂的线路运行环境、专业的电力运维知识,非常考验和锻炼人。为弥补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宰红斌五点半起床跑步看书,出班回来埋头自学计算机和电力基础知识直到深夜,购买的专业书籍装满了两个大书柜。有不懂的地方,宰红斌就求教领导、师傅、同事、妻子……在出差和度假途中,他看到有特色的线路也会及时拍下研究。针对各类故障、缺陷、隐患分析其形成过程、机理及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自己制定的措施与专家发表的论文专著进行比对,找出不足和提升办法。

经过10年的积累,宰红斌熟练掌握了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各方面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工作。更换绝缘子、组装铁塔、更换导线、接桩……他无一不得心应手。

在线路巡视工作中,更能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时线路巡视一般是承包制,在每次出班分配任务时,班长总会将别人上次巡视的线路再分给宰红斌,依次类推至全部线路。宰红斌细心又认真负责,一趟线路巡视比别人多花几倍时间,别人找不出的故障原因,他总能查找出来,只要是他巡过的线路,大家都特别放心。

2001~2004年,宰红斌在职修完了太原理工大学专科学业。2005年,宰红斌作为全省29名学员之一,到三峡大学脱产学习。一年后,宰红斌回到晋城供电分公司,担任生产技术部输电管理专责,成为一名输电运检专家。

身为党员就要以身作则,时时刻刻要讲党性、敢担当。宰红斌的身上,总有一种钉子的“挤劲”和“钻劲”。28年来,他徒手攀登输电线路铁塔超过3000多座,凭借着努力钻研的自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学习实践,练就了一手技术绝活,逐渐成长为山西电力输电运检专业的专家人才,实现了从退役军人到能工巧匠的转变。

“工匠”精神务实效 破难解困开新局

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是影响输电线路正常稳定运行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采空区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破坏高压输电线塔的地基稳定,导致电塔倾斜、扭曲,使导线产生不平衡张力,严重情况下则会造成倒塔断线,所以一线工人要经常进行维护检修,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这个最大问题,让本就爱钻研的宰红斌开启了他的创新之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采空区输电线路运行难题,成为了宰红斌多年来的攻坚目标。一线工作经验让他把铁塔结构和输电线路的各种规程熟记于心,但这远远不够,还要了解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知识,气象知识,设计知识,社会知识等等,尽可能让电力设备和社会、和大自然和谐统一。

在持续夯实电力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宰红斌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机械、土木、材料、结构、气象、地质……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献他几乎翻了个遍。在长达数年的研究实践中,宰红斌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转变方向,多少次希望后的失望,但有一点他却牢记在心,宰红斌就没有‘放弃’这个概念,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次偶然的机会,宰红斌参观了福建的和贵楼,这座建立在泥沼上的建筑瞬间让宰红斌联系到了采空区的铁塔。和贵楼的基础底下用横竖交错的树木织成了“筏”,保障了整个建筑安然度过了300多年间的每次地质灾害,这个巧妙应用一下就点通了困扰宰红斌已久的最大难题!

“我们也应用了这种悬浮和平衡的原理,设计出了在塔基中填充球体的方式,使塔基自动适应地基的沉降倾斜。”宰红斌介绍了方案中最重要的塔基部分的灵感来源。这套方案还包含着无数这样精巧的设计思路和有趣故事,有效解决了国内采空区地质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倒塔断线、塔杆构件断裂破坏等诸多技术难题。

2019年1月,宰红斌的《输电线路采动损害快速防治技术与应用》项目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这也是山西省电力公司有史以来获得的国内科技创新最高奖项。2020年11月,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由陈维江院士领衔的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该项目整体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6月,宰红斌团队自主知识产权项目《齿轮齿条放线滑车》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实现了晋城电力公司国家级专利奖零的突破。日前该专利已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中国退役军人的发明走向了世界。

“园丁”精神育新苗 桃李芬芳又一春

2012年,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以宰红斌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宰红斌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这既是对宰红斌能力的肯定,同时也为他创造了一个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年轻人的平台。

即使再忙,宰红斌也会抽出周五的下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改进思考,与工作室成员交流输电维护相关案例,带领年轻人到运维现场开展创新研讨,这让青年员工受益良多。“最近师傅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他的防鸟装置的灵感来源。”宰红斌工作室成员王昊谈起收获,“师傅借鉴了故宫瓦片弧形长度恰巧是鸟类无法站立的距离,设计改进了防鸟装置……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王昊受到很大启发,“感觉时间不够用,现在我每天晚上也会继续学习,提高专业外的能力。”

宰红斌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目前已入选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培养出技师、工程师、专家工匠人才30余名,其中省级及以上优秀专家人才8名。在宰红斌的带动下,晋城供电公司已经形成一支平均年龄36岁的青年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成为晋城乃至山西电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成果推广到全省全国,并开始走向世界,发挥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020年11月24日,继上一次参加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大会后,宰红斌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宰红斌,这位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退役军人、专注创新的优秀电力技术工人,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人生天地。


责任编辑: 茹妮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