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案例|晋城沁水县柿庄镇:延伸包联工作区块链 跑出乡村治理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3-01-10 08:53:00 信息来源: 太行红叶

字号:

打印

沁水县柿庄镇毗邻高平市,镇域面积242平方千米,下辖11个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实际,经过认真研判,梳理归纳出工作中面临的三大难题:

人少发展难。全镇户籍人口1.2万人,常住人口不到3000人,70%的劳动力在邻近的高平市务工,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并且居住分散,在发展上力量不足,基层治理有难度。

山多防火难。全镇林地面积3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3%,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每年要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开展护林防火,成为柿庄镇基层治理中最大的难题。

面大维稳难。镇区东西跨度33公里多,煤层气抽采井口达2100余口,与两市三县交界,人口流动频繁,在疫情防控、安全维稳方面压力较大。

如何破解柿庄存在的三大难题?

经党委研判思考,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县委“三地三区五提升”战略部署,聚焦打造“先锋沁水·强基提升”基层党建品牌,在县委实施“四联四包”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了“五级区块排查到户、五级包联落实到人”工作法,延伸了包联工作区块链,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大格局。

健全包联机制,延伸区块链

谁来包?实行五级包联

主要领导重点包,班子成员分片包,机关干部分村包,农村干部具体包,普通党员联户包。

包什么?设立五级区块

以村、网格、村民小组、单元、户为单位,设立五级区块。所有人、网格和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私挖滥采、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全部进入区块链,全部纳入包联网络,实现全覆盖。

怎么包?采取三色管理

对11个村进行全面摸排、多轮研判,根据党支部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风险隐患易发等因素,综合划分为重、中、轻3个等级,对应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确定应郭、下泊、杨庄3个村为“黄色”村,其余8个村为“绿色”村。同时,将包联户划分为困难户、信访户、其他不稳定户3个类型,确定困难户8户、信访户2户,镇党委书记、镇长精准对接包3个“黄色”村,镇、村两级干部精准对接包联困难户、信访户。

健全处置机制,完善闭环链

“四三二”包村管事

在包村方面,采取“四三二”工作法管事。

“五六十”包户管人

围绕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镇党委实施了“五到户、六上门、十联建”工作法管人。

“三六五”全天覆盖

每名党员365天对所包户进行联系,涉及到一草一木、一房一地、一人一事,具体到疫情防控、防火防汛、环境整治、小柿(事)代办等方方面面。对所包户出现的问题,采取分级负责机制逐级进行汇报,做到党员包户“邻”距离、365天“户”联网、乡村治理“区”块链。

健全考评机制,形成考评链

实行差异包联机制

实行分类考评机制

机关干部“平时考”。实行工作捆绑、责任捆绑、奖惩捆绑,将“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扩大到机关全体干部。

村“两委”干部“季度考”。结合星级评定和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将干部包联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细化赋分办法,一月一晾晒,一季一评议。

普通党员“逐日考”。与党员积分制挂钩,采取“365天考核”制度,一天1个积分,经包联户和党小组长签字确认,每季度发布“红黑榜”公示,防止弄虚作假、流于形式。

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对于重点村,实现包联目标销号退出,包联效果不明显或差距较大的继续纳入台账管理,新发现问题的及时按类型补充纳入台账;对于重点户,经满意度测评和综合评估达标的退出,效果不明显的继续列为重点户。

聚焦推动发展,强化治理链

筑牢了战斗堡垒

通过党员干部下村入户,把“群众找上门”变成了“党员上门找”,主动为群众纾困解难办实事,有效调动了全镇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农村治理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建强了支部堡垒,让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保障了安全稳定

五级全覆盖包联,提高了信息反馈时效,每村、每户发生的大事小情,小到种地、务工、外出等邻里琐事,大到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红白喜事等突发性、临时性的事情,都能够及时掌握。

提升了治理效能

一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全面铺开。

二是在导师帮带上,建立了导师师资库,采取了“一帮一”“多帮一”帮带机制。

三是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了柿庄镇股份经济联合总社和4个专业合作社、2个公司。“清化收”专项行动中,除2份合同提级管理外,231份合同已全部规范。新收回债权267万元,新增各类土地资源1220亩,年增收36万元。

四是组建了12人的综合执法队,对沿路的违法乱建、“散乱污”、残垣断壁、“一户一宅”清理等工作加大了执法力度。

推动了经济发展

立足柿庄地域特色,提出了“一轴七星四园”产业布局。

“一轴”即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风景沿线为轴。

“七星”即在“太行一号”沿线7个村,打造“七星小镇”:柿庄村党建小镇、应郭村农旅小镇、枣元村紫苏小镇、匣石湾村生态小镇、丁家村梨园小镇、张村村果蔬小镇、海则村崇德小镇。

“四区”即在全镇布局光伏发电园区、中药材种植园区、梨果蔬菜园区和养殖产业园区,担负起“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


责任编辑: 张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