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第二届“我们爱朗读”活动参赛作品展播(第四十一期)

发布时间: 2021-09-02 10:52:01 信息来源: 晋城市总工会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41号选手 常荻

个人简介:我叫常荻,是晋城市第一中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时值建党一百周年,我用朗诵陪大家一同纪念那段英雄的史诗。

铁索铭记铁血青春

有一位少年,名叫“云贵川”。80多年前,他在贵州加入红军长征队伍,家中穷苦,没有名字,战友们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名称。

1935年5月29日,血色漫天。当“云贵川”等22名勇士踏上泸定桥的桥头,在他们面前的,是横跨在大渡河上、闪着寒光的十三根铁索,还有把守在桥那头的敌人军队。

天险大渡河,河水翻滚咆哮,百余米的泸定桥,早已被敌人拆去了桥板。枪林弹雨打得铁索叮当作响,“云贵川”和战友们腰缠手榴弹、背着大刀、手提短枪,冒死匍匐爬行。抵近敌岸,敌人又在桥上燃起熊熊大火。铁锁变得滚烫,手掌、胳膊被烫得滋滋作响,勇士们咬牙冲锋,夺下桥头。22位勇士,平均年龄不过20岁左右,当场牺牲4位。在他们身后,千军万马走过了泸定桥。如今,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段铁索,铭记着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云贵川的身份至今无从考证。他的家乡在哪个村庄,他最后的热血洒在祖国何处,他的亲人对他有着怎样的等待和牵挂?这些都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

在中国革命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云贵川”是一个人,更代表一群人。无数人像“云贵川”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来不及留下只字片语。但可以确定的是,铁索这样的文物,见证过勇士们的青春和勇毅。


责任编辑: 茹妮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