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辨别能力 谨防高考诈骗

发布时间: 2021-06-10 09:12:03 信息来源: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2021年高考结束,紧张的评卷、录取工作即将开始。近日,省招考中心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的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考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并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出售高考试卷答案”属于违法行为

每年高考之前,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售卖所谓的“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骗取考生和家长钱财;还有的是兜售各种作弊器材,宣称只花千元就能轻松考过,诱导考生作弊。

2021年5月,某地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警方经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黄某。今年3月,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高考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试卷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诈骗10余人,共骗取钱财10万余元。

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按照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属于违法行为。同样,对于在高考中非法制售和使用无线考试作弊器材的,公安机关也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因此,考生及家长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高考绝密答案”。相关部门也提醒考生,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属于违法犯罪,切勿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自毁前程,追悔莫及。

高考前的诈骗还包括编发“占坑帖”、找人“替考”“代考”等。如,有些社会培训机构考前在各种网络平台建立标题栏,发布空白内容的“占坑帖”并隐藏,考后再将从网上获得的试题内容等重新编辑到“占坑帖”中,予以公布,以此制造考前获得试题或“押中真题”的假象,并作为噱头进行培训辅导宣传;网上出现的所谓“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往往声称“有门路”,可以找到大学生或往届生来替考等。我国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绝无可能

6月7日、8日高考结束后,我省评卷工作于6月9日至23日进行,考生成绩、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C类)将于6月24日公布,考生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随后展开。高考成绩公布前,一些不法分子也往往会利用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2020年5月30日,受害人陈某某在某网站上认识一名叫陆某超的男子,该男子称能帮助受害人的孩子录取到更好的学校。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某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言。之后,陈某某陆续向陆某超支付7.8万元,结果不但没有录取,反而人财两空。嫌疑人陆某超后被抓获。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记者从省招考中心了解到,按照规定,所有在我省的生源计划调整必须征得省招考中心和主管部门的同意,并一律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在网上进行,未经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来源计划,省招考中心不予接收和公布,也不予安排招生。

因此,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警惕“山寨版”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

近年来,出现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前抢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据媒体报道,2020年高考结束后,某地有家长反映,原本打算在微信中搜索当地招生部门的公众号,但输入关键字后搜到的却是一个由个人注册的“山寨号”。核实后得知,以当地招生部门名称命名的微信公众号并非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开设,系被个人抢注名称。全国多地出现大量山寨微信公众号。这些山寨、高仿微信公众号的背后,已形成了一套产业链,他们通过发布虚假招生政策等博取关注,再售卖虚假答案、高额培训课程等牟取暴利。

我省招考中心每年也都会发布相关提醒,比如提醒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时,从地址栏直接输入网址,切勿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等。

教育部特别提醒,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询核实。2021年,教育部门还将专门开展“高考护航行动”,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违规违法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专项行动,帮助考生全面准确了解招生政策,避免上当受骗。提醒广大考生,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