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风正劲 乘势而上谱新篇

——我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3-07 11:28:51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客户端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全市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排名全省前2位。GDP增长7%,增速排在全省第2位,在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1的基础上继续领先,总量达到2333.3亿元,保持全省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7.2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县域经济持续领先,在全省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泽州、高平、阳城、沁水4个县(市)连续3年排在前10位;信贷净投放477.16亿元,3年增长3倍……

2023年,我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强体魄壮筋骨,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2023年7月29日,“以光逐梦 聚光晋城”2023光机电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我市举行。160多位企业家、商协会代表共聚一堂,达成签约项目23个,总签约金额204.6亿元。其中,9个产业项目签约金额103.6亿元,14个供应链上下游项目签约金额101亿元。这是我市全力打造特色化集聚、高能级发展的光机电产业集群的一个镜头。

2023年以来,我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新一高”的重要论述,扭住转型不动摇,推动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强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全年原煤产量1.47亿吨,251处采掘面智能化改造全部完成,13座年产能180万吨以上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部开工,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1%。全力推动钢铁铸造产业发展壮大,晋钢集团年产值突破600亿元,首登“中国企业500强”;康硕集团总部注册地从北京迁至高平;成功举办全国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为媒签约8个项目,总金额104亿元。

加快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推进增储上产,全年产量74.1亿方,产量及增量保持全省第1;深入实施“气化晋城”,城乡居民气化率达95%;全面完善储运体系,总投资50亿元的管网配套及储气调峰项目进展顺利,投产后储气调峰能力将提高至2.5亿方;着力推动工业领域燃料、原料替代,沁水高端碳基复合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2025年就地消纳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

全力打造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行业产值近5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42%;2025年产值将突破千亿,未来3至5年年均增速有望达到70%以上。强化政策支持,细化完善金融服务、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等8方面政策体系,光机电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加速产业集聚,聚焦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产业链,灵活运用“七种招商模式”,成功引进中科创源人工智能产业园、康佳智慧科技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富士康为龙头的“1+130”产业集群加速壮大。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两院一站一平台”,推动锑化物激光器芯片、半导体复合衬底等6项“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成功举办全国半导体真空仪器暨锑化物半导体大会,8位院士、300多位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参与。

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全市域布局,持续完善“一核、两环、两带、多片”发展格局。全链条推动,不断丰富“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产品供给体系。凤城康养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文旅康养示范区,全省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正式挂牌;锡崖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在即,王莽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进;582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和155公里支线、50公里沁河古堡环线、1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全面贯通。全要素保障,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构建文旅康养全产业生态。全龄化康养,探索形成医疗康复、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等“8种康养模式”,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消费需求。全方位宣传,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成为全省首个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北有秦皇岛、南有攀枝花、中部有晋城”的康养格局深入人心。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门票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56.4%、83.2%、97.2%。

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排在全省前2。做大平台经济,聚焦十大领域,整合组建136家平台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50亿元。促进消费升级,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扎实推进15个服务业龙头项目,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提升。发展现代物流,围绕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十大物流园区,蓝远物流园正式投运,中通、京东等5个园区全面开工。培育“三新”经济,加快建设“一县一乡村e镇”,着力打造30个特色服务业集聚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优化新基建布局,高标准建成全国“千兆城市”,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加速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康硕智能制造、晋钢智能制造等64个数字化转型项目进展顺利。做优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太行数岛”、工业富联“智造谷”等10个数字产业园,晋城光谷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加强数字化治理,全省首家建成智慧调度指挥中心,上线智慧城管等17个重点应用场景,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枝繁叶茂”……2023年,我市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全力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所想,制定用足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措施,把“晋心服务”贯穿市场主体发展全过程,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连续3年召开推进大会,全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实行承诺制审批“一本制”、“五个一”全代办等机制,项目办结时间平均缩短30%,“极简审批”相关做法入选全国政务服务优秀案例。扎实做好“一枚印章管审批”后半篇文章,深入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试点工作,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入选国家级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标准化试点。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强力整治阻工扰工、吃拿卡要、庸懒散慢等行为,全面完成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我市还全力推进23项省级以上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林业改革发展、个人养老金、长期护理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等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扎实开展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累计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3.46亿元,排在全省第一方阵。启动实施市属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市县两级全面完成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7.5%。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发展,全市4个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6%,排在全省第3位。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才会源源不断,发展的新动能才会持续涌动。2023年,我市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高平台湾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营。增开晋城经郑州至北京的高铁列车,3个半小时即可直达首都。晋新高速全线通车,黎城至陵川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晋城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在全国38个同类机场中进展最快。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道路通达四方,一栋栋民居民舍独具韵味……如今,行走在凤城大地,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变化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2023年,我市坚持市县协同、城乡一体,加快构建“一核四极、五指成拳”新型城镇化格局,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促融合、全域推进共富裕的创新路径。

有颜值有气质更有温度,城市能级全面提升。按照“一体两翼、六大组团、多片区”的空间布局,纵深推进总投资1162亿元、172个项目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累计完成投资830亿元。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丹河新城建设稳步推进,泽州县委、县政府整体搬迁入驻,教育园区基本建成,团购房安置房分批交付,合聚健康产业园开工建设,产城融合加速升级。城市布局持续优化,十大片区特色化改造加快实施,中原街两侧片区、东南片区、西北片区等6个片区改造成效显著。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晋阳高速改扩建主线通车,文博路-文峰路连通工程即将完工,古书院街东段等10条道路建成通车;城市展览馆、全民健身中心等13项公共服务项目进展顺利;中心城区“三供”老旧管网改造稳步推进,正源污水处理提标扩容项目正式投运。城市品质不断提升,434个老旧小区改造进度过半;市区新改扩建27个公园、44个游园、8个城市广场,提升改造47公里、350万平方米的6条生态廊道;主城区内涝问题基本解决;西北环片区改造全面启动,未来2-3年实现整体提升。精细治理逐步加强,累计拆除各类违建490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424条、新增停车位8.5万个,城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金钥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位组织推动,持续完善市级统筹、县级主导、乡村落实、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2023年11月27日,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域谋划布局,按照“一环两带、五指成拳、百村精品、千村共富”的总体布局,持续完善“市、县、乡、片、村”五级规划体系。重大工程牵引,深入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880多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辐射带动739个村、8.1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带富50余万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辐射带动3个县、13个乡镇、310个村整体提升,20.2平方公里先行区初见成效;“大水网”工程全域推进,张峰调水供水工程开工建设,百万群众今年将喝上优质“张峰水”。多元资金投入,坚持统筹财政资金、争取上级支持、搭建投融资平台、做足土地文章、吸引社会资本、引导国企布局多措并举,盘活优质涉农资产280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00亿元投入乡村振兴。强化机制保障,持续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实践推广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全市近1/3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的村达到50万元、2/3的村达到30万元。

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3年,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市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增幅为10.2%,增支31.8亿元,让更多的“民生清单”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单”。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一县一零工市场”实现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完成率连续四年排名全省前2。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扩容提质,近三年新改建中小学31所、公办幼儿园44所,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4万个;高考再创佳绩,“三年五状元,县县有清北”。全面推进健康晋城建设,获评全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连续13年荣膺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赵树理调解工作法”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健全网格治理组织、责任、力量、考核“四个体系”,“多网合一、一网统筹”治理架构更加完善;严格落实信访稳定“5+1”责任制,61件进京访案件全部化解;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十一年排名全省第1。

加快建设美丽晋城。狠抓工业源精准化治理和社会源精细化管控,扎实推进工业企业结构减排。202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综合指数在168个重点城市中首次退出后50名;PM2.5浓度34.7微克/立方米,历史最优;PM10、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分别排在全省第1、2位。9个国、省考断面全部为优良水体。

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政治安全、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9个领域30个方面,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特别是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认真落实“十抓安全”要求,紧盯19个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共完成调研课题665个,现场研究解决问题2968个,办理民生实事586件,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机制769项,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主题教育中央第三巡回指导组在我市调研期间,对我市主题教育给予“认真、规范、扎实”的高度评价。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41次市委常委会和14次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严格执行清单管理、督导落实、定期“回头看”的闭环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各项指示要求条条落地、件件落实。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选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累计掌握“两型”干部582名,一大批优秀人才得到提拔重用。实施年轻干部上派、下沉、外联、内引、援企“五大行动”,创新开展专家讲座每月一讲、专题培训每月一班、专业学习每月一期“三专行动”,干部素质能力持续提升。不断优化“市直、县区、乡镇、街道”4类差异化考核,出台关于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实施办法,大力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全面实施“一领域一主题一品牌”工程,持续深化新就业群体“五双聚新”行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场化手段解决物业服务难题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纵深推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1548名大学生到村工作,乡村治理骨干力量大幅增强。坚持用好“人才新政20条”,制定柔性引才办法和实施细则,大力实施“引凤兴晋”引才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75万人。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大力推动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山西启动仪式在我市成功举办。坚持内宣外宣双轮驱动,开展“世界眼中的晋城”国际传播活动,全省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文旅部复核验收,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全面建设清廉晋城。一体推进“三不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对22个党组织开展政治巡察,不断深化国企、医药、司法等重点领域腐败治理,连续10年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推动政治生态实现持久的风清气正。清单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全市共立案159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53人;问责管党治党不力党组织25个、领导干部157人。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2024年,我市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十点体会”,持续抓好“十件大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牛前进)


责任编辑: 李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